齐鲁师范学院比较好的王牌重点特色专业一览表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重点类型 | 专业大类 | 专业类型 |
---|---|---|---|---|
1 | 小学教育 | 省级特色专业 | 教育学类 | 本科 |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转专业:
(一)学生确有特长,转专业、转学更能发挥其特长的; 这种情况一般要求你大一第一学期绩点高,成绩好。学校会有转专业机会,需要面试。
(二)学生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诊断确认,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或其他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学习的;
(三)经学校认可,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或不转学则无法继续学习的;
(四)本科学生学习确有困难,要求转入专科学习的;
(五)根据就业形势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学校认为确实有必要调整少量学生专业的。
1、2019年齐鲁师范学院在安徽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6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1593;
2、2019年齐鲁师范学院在山东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6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8408;
3、2019年齐鲁师范学院在河南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8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6973;
4、2019年齐鲁师范学院在山东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9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62046;
5、2019年齐鲁师范学院在山西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69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56856;
年份 | 院校(招生方向)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19 | 齐鲁师范学院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46 | 21593 |
2019 | 齐鲁师范学院 | 山东 | 文科 | 本科批 | 536 | 28408 |
2019 | 齐鲁师范学院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28 | 26973 |
2019 | 齐鲁师范学院 | 山东 | 文科 | 本科批 | 526 | 35530 |
2019 | 齐鲁师范学院 | 四川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14 | 33450 |
2019 | 齐鲁师范学院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二批 | 511 | 114645 |
2019 | 齐鲁师范学院 | 甘肃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09 | 9902 |
2019 | 齐鲁师范学院 | 贵州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08 | 19435 |
2019 | 齐鲁师范学院 | 山东 | 理科 | 本科批 | 495 | 118391 |
2019 | 齐鲁师范学院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90 | 55648 |
2019 | 齐鲁师范学院 | 山东 | 文科 | 专科批 | 489 | 62046 |
2019 | 齐鲁师范学院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81 | 92183 |
2019 | 齐鲁师范学院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78 | 140526 |
2019 | 齐鲁师范学院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469 | 56856 |
2019 | 齐鲁师范学院 | 山东 | 理科 | 本科批 | 466 | 157325 |
2019 | 齐鲁师范学院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49 | 49085 |
2019 | 齐鲁师范学院 | 山东 | 文科 | 专科批 | 436 | 87848 |
2019 | 齐鲁师范学院 | 山东 | 理科 | 专科批 | 416 | 211879 |
2019 | 齐鲁师范学院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14 | 84780 |
2019 | 齐鲁师范学院 | 山东 | 理科 | 专科批 | 354 | 247473 |
数据来源于高考升学官网,查询请登录:www.cReDITsaiLING.coM |
一、齐鲁师范学院在甘肃省2020年最低录取分是多少根据2020年甘肃省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整理,齐鲁师范学院在甘肃省的2020年最低录取分如下:文科最低录取分为512分,最低录取位次为9709名;理科最低录取分为434分,最低录取位次为48556名。二、齐鲁师范学院在全国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统计表招生省份科目年份录取批次分数线录取位次录取数省控线山西理科2020本二A499559590449江...查看更多
齐鲁师范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学校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其前身是创办于1948年的华东大学教育学院;1949年由山东益都(青州市)迁址至山东济南;1960年更名为山东教育学院;2010年改制更名为齐鲁师范学院。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高校。
建校70多年来,学校秉承“博学明道,崇德象贤”的校训,坚持“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和“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理念,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文化铸校、服务兴校”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形成了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文化育人等办学特色,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