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电机学院排名全国第330位,在满分100分的机制下获得综合60.24分,被校友会评为2星级的区域高水平大学。根据2022校友会上海市大学排名可知,上海电机学院在上海市内排名第26。
| 大学名称 | 大学分类 | 招生省份 | 招生年份 | 考生类别 | 批次名称 | 最低分数线 | 最低位次 | 选科要求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江西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78 | 7696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海南 | 2021 | 综合 | 本科 | 573 | 14351 | 物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浙江 | 2021 | 综合 | 1段 | 572 | 73301 | 不限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安徽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69 | 17035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河南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68 | 17951 | |
| 上海电机学院(中外合作) | 理工 | 安徽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65 | 19118 | |
| 上海电机学院(较高收费) | 理工 | 河南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62 | 20879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海南 | 2021 | 综合 | 本科 | 561 | 16684 | 不限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湖北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58 | 13652 | 历史+不限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云南 | 2021 | 文科 | 本二 | 556 | 14840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江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47 | 30261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安徽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42 | 45292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广东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41 | 80302 | 物理+不限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江苏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40 | 46620 | 物理+不限 | 
| 上海电机学院(中外合作) | 理工 | 安徽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40 | 46971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福建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38 | 9353 |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福建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38 | 34452 |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四川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37 | 67404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河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34 | 56478 | 不限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江苏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34 | 22086 | 历史+不限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重庆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33 | 15275 | 不限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辽宁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33 | 31189 | 不限 | 
| 上海电机学院(中外合作) | 理工 | 贵州 | 2021 | 文科 | 本二 | 532 | 16841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湖南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32 | 17380 | 历史+不限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福建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31 | 37885 |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山西 | 2021 | 文科 | 本二A | 531 | 8292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山东 | 2021 | 综合 | 1段 | 531 | 89195 | 不限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河南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30 | 99984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重庆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28 | 46580 | 不限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福建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26 | 11988 |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四川 | 2021 | 文科 | 本二 | 526 | 26628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26 | 53866 | 物理+不限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山东 | 2021 | 综合 | 1段 | 525 | 100049 | 不限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22 | 61561 | 物理+不限 | 
| 上海电机学院(中外合作) | 理工 | 四川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21 | 82994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广东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18 | 37288 | 历史+不限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四川 | 2021 | 理科 | 本二 | 516 | 87960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甘肃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14 | 5908 | |
| 上海电机学院(B) | 理工 | 山西 | 2021 | 文科 | 本二B | 512 | 12239 | |
| 上海电机学院(B) | 理工 | 山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B | 509 | 32732 | |
| 上海电机学院(中外合作) | 理工 | 四川 | 2021 | 文科 | 本二 | 506 | 41095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浙江 | 2021 | 综合 | 1段 | 503 | 151601 | 不限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云南 | 2021 | 理科 | 本二 | 501 | 49167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陕西 | 2021 | 文科 | 本二 | 496 | 14832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广西 | 2021 | 文科 | 本二 | 495 | 18831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贵州 | 2021 | 文科 | 本二 | 494 | 34014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山西 | 2021 | 理科 | 本二A | 493 | 41070 | |
| 上海电机学院(预科) | 理工 | 云南 | 2021 | 理科 | 本二 | 489 | 56527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新疆 | 2021 | 文科 | 本一 | 484 | 2995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贵州 | 2021 | 理科 | 本一 | 467 | 42563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黑龙江 | 2021 | 理科 | 本一A | 465 | 24420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新疆 | 2021 | 文科 | 本二 | 464 | 3945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青海 | 2021 | 文科 | 本一 | 453 | 2264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甘肃 | 2021 | 理科 | 本一 | 452 | 29825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吉林 | 2021 | 理科 | 本二A | 452 | 24666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上海 | 2021 | 综合 | 本科 | 447 | 27341 | 不限 | 
| 上海电机学院(闵行区) | 理工 | 甘肃 | 2021 | 文科 | 本二 | 447 | 22242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甘肃 | 2021 | 文科 | 本二 | 447 | 22242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广西 | 2021 | 理科 | 本二 | 446 | 67024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甘肃 | 2021 | 理科 | 本二 | 438 | 35723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陕西 | 2021 | 理科 | 本二 | 437 | 63807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上海 | 2021 | 综合 | 本科 | 434 | 29871 | 物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新疆 | 2021 | 理科 | 本一 | 433 | 13907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宁夏 | 2021 | 理科 | 本一 | 432 | 10153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上海 | 2021 | 综合 | 本科 | 430 | 30665 | 物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贵州 | 2021 | 理科 | 本二 | 427 | 70198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新疆 | 2021 | 理科 | 本二 | 423 | 15259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河南 | 2021 | 理科 | 专科 | 412 | 280640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内蒙古 | 2021 | 理科 | 本二A | 383 | 38603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青海 | 2021 | 理科 | 本一 | 363 | 12530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江苏 | 2021 | 物理 | 专科 | 344 | 18328 | 物理+不限 | 
| 上海电机学院(B) | 理工 | 内蒙古 | 2021 | 理科 | 本二B | 322 | 53335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安徽 | 2021 | 理科 | 专科 | 264 | 218908 | |
| 上海电机学院 | 理工 | 上海 | 2021 | 综合 | 专科 | 245 | - | 不限 | 
2020年招生录取分数线
| 序号 | 省/市/区 | 录取批次 | 最低录取分数线 | 
| 1 | 上海 | 春季招生 | |
| 专科自主招生 | |||
| 三校生 | |||
| 中本贯通转段 | |||
| 中高贯通转段 | |||
| 本科艺术类甲批平行段 | 450.89 | ||
| 地方农村专项计划 | 426 | ||
| 本科普通批专业组1 | 427 | ||
| 本科普通批专业组2 | 420 | ||
| 本科普通批专业组3 | 453 | ||
| 高职(专科)普通批 | 254 | ||
| 2 | 安徽 | 本科艺术类 | 729.49 | 
| 国家专项计划 | 理577 | ||
| 本科一批(理) | 文557/理563 | ||
| 高职(专科)批 | 文493/理427 | ||
| 3 | 四川 | 本科一批 | 文535/理557 | 
| 本科二批 | 文520/理514 | ||
| 预科 | 文456/理435 | ||
| 专科批 | 理434 | ||
| 4 | 海南 | 本科普通批专业组1 | 561 | 
| 本科普通批专业组2 | 560 | ||
| 5 | 宁夏 | 本科一批 | 理441 | 
| 预科 | 文493/理405 | ||
| 6 | 西藏 | 本科一批 | 文471理496 | 
| 内高班(高职) | 理302 | ||
| 7 | 河南 | 本科一批 | 文571/理589 | 
| 高职(专科)批 | 文448/理425 | ||
| 8 | 河北 | 国家专项计划 | 理572 | 
| 本科批 | 理587 | ||
| 高职(专科)批 | 理441 | ||
| 9 | 黑龙江 | 本科一批 | 理503 | 
| 10 | 江西 | 本科一批 | 文561/理563 | 
| 高职(专科)批 | 文414/理417 | ||
| 11 | 贵州 | 本科一批 | 理487 | 
| 本科二批 | 文522 文(中外合作)520 理425 | ||
| 预科 | 文502/理420 | ||
| 12 | 甘肃 | 本科一批 | 文522/理473 | 
| 本科二批 | 文512理455 | ||
| 13 | 云南 | 国家专项计划 | 理539 | 
| 本科二批 | 文540/理512 | ||
| 预科 | 理497 | ||
| 14 | 江苏 | 本科艺术类 | 512 | 
| 本科一批 | 文347/理363 | ||
| 高职(专科)批 | 文257/理312 | ||
| 15 | 浙江 | 艺术类第二批 | 554 | 
| 普通类平行第一/二段 | 505 | ||
| 普通类平行第三段 | 402 | ||
| 16 | 山西 | 本科一批 | 理540 | 
| 本科二批A | 文528/理519 | ||
| 本科二批B | 文520 | ||
| 17 | 山东 | 艺术类本科批 | 553.57 | 
| 普通类本科批 | 537 | ||
| 18 | 广西 | 本科二批 | 文470/理416 | 
| 19 | 广东 | 本科艺术类二批 | 496.99 | 
| 本科批 | 文521/理523 | ||
| 20 | 福建 | 本科批 | 文542/理516 文531/理508(中外合作) | 
| 高职(专科)批 | 文449/理388 | ||
| 21 | 湖北 | 本科二批 | 文524/理517 | 
| 22 | 湖南 | 本科二批 | 文552/理508 | 
| 23 | 吉林 | 本科二批 | 理492 | 
| 24 | 内蒙古 | 本科二批 | 理448 | 
| 预科 | 理374 | ||
| 25 | 青海 | 本科一段 | 文475/理377 预科理351 | 
| 26 | 陕西 | 本科二批 | 理451 | 
| 27 | 重庆 | 本科二批 | 文524 文(中外合作)522 理490 | 
| 28 | 新疆 | 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 | 理437 | 
| 本科一批 | 文494/理444 | ||
| 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二批 | 文367/理397 | ||
| 本科二批 | 文479/理428 | ||
| 预科(文) | 398 | ||
| 预科(理) | 350 | ||
| 内高班(高职) | 理379(普通类12省) 文417/理401(单列类2省) 文411/理346(单列类12省) 理404(单列类4年2省) 文338/理339(单列类4年12省) | ||
| 29 | 辽宁 | 本科批 | 理528 | 
上海电机学院是一所面向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理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成立于1953年,由原第一机械工业部电器工业管理局筹建,并由上海中学、上海工业学校、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部分师生组建而成。学校初时校名为上海电器制造学校,先后历经了上海电机制造学校、上海电机制造技术专科学校、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演进。学校1985年在全国首批试点举办五年制技术专科教育,200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高职高专院校。2004年,上海机电工业学校和上海机电工业职工大学并入学校;同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上海电机学院,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1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2020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坚持“技术立校,应用为本”办学方略,坚持产教融合发展,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通过产学研深层次、制度化合作,努力打造符合上海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服务上海先进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发展需要,具有技术应用型本科内涵实质和行业大学属性特征的特色型高等院校,致力于将学校建设成为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培养基地、校企合作及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基地、装备制造业企业在职员工教育培训基地和体现装备制造业领域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的研发基地。
学校拥有临港、闵行两大校区,校园面积1147亩,现有全日制硕、本、专科在校生13000余名。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40.5万册,电子图书165.9万册。学校实行校院(部)二级管理体制,下设14个二级教学单位,围绕产教融合与中国重燃、上海电气、临港集团等企业集团合作推动建设临港新片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临港明戈新型电机电控产业学院、上海电气李斌技师学院等特色学院。
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知识精、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解决企业一线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现有能源动力、国际商务、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5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39个本科专业、8个专科专业;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上海市示范性全英语专业1个,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是全国首批CDIO试点院校和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聚焦教学核心环节,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奖项,入选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
学校通过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式打造技术应用型师资队伍,拥有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才、国家杰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领军人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现有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55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32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7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3.7%)。
学校学科建设紧密围绕聚焦服务智能制造和装备制造行业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工学为主体,管理学、经济学为两翼,理学、文学、艺术学等为支撑的“面向社会、服务行业、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技术应用型学科体系,重点建设“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等学科。学校建有各级各类重点学科1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为上海市Ⅳ类高峰学科,“机械工程”为上海市Ⅱ类高原学科,“电气工程”为上海市一流学科监测建设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长期紧贴先进制造业行业发展,致力于建设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学校“大锻件制造技术工程中心”被列入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大件热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向模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被列入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奖项。学校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与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临港集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等方面密切合作。学校在长三角地区建有8个技术转移分中心,推进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
学校大力开展“三创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近五年学校学生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科技创新创业竞赛、职业技能竞赛等奖项1170余项,其中包括世界技能大赛网站设计与开发项目优胜奖、“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等奖项和荣誉。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6%以上,人才培养质量享有良好社会声誉。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实施国际化办学发展战略。2021年5月,与德国凯撒斯劳滕应用技术大学联合申报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上海电机学院凯撒斯劳滕智能制造学院”获教育部批准。与18个国家(地区)的49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40余所高校合作开展学分互认交流,近年来选派1300余名学生赴海(境)外交流学习。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设4个全英文授课专业、国际化课程30多门,招收近30个国家的200多名留学生在校学习、交流。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始终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将致力于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开放的高等技术教育体系,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