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选科实际上是把高考志愿提前化。其意思是说,选科组合对应的可选专业,就是高考志愿填报时的专业范围,因此,想报哪类专业一定要了解具体选科要求。本文有大数据系统整理出最新的中山大学在山东的选科要求,以下是中山大学在山东选科要求对照表数据完整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大学名单 | 年份 | 省份 | 专业名称 | 选科要求(/代表或,+代表且)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人类学 | 不限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法语 | 不限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会计学 | 不限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国际政治 | 政治/历史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传播学) | 不限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社会学 | 不限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逻辑学 | 不限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哲学 | 不限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旅游管理类(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 | 不限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汉语言文学 | 历史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德语 | 不限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历史学 | 历史/地理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朝鲜语、朝鲜语、阿拉伯语、) | 不限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公共管理类(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 | 不限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图书馆学、档案学) | 不限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工商管理 | 不限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法学 | 不限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日语 | 不限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 物理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 | 物理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 | 物理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物理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物理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经济学类(经济学、金融学) | 物理/化学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物理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交通工程 | 物理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 物理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物理学 | 物理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金融学 | 物理/化学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心理学 | 物理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化学类(化学) | 物理/化学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软件工程 | 物理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核工程类(中外合作办学)(核工程与核技术) | 物理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地质学类(地质学) | 物理/化学/地理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地理科学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 | 物理/化学/地理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临床医学 | 物理+化学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土木工程 | 物理+化学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口腔医学 | 物理+化学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 物理/化学/生物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 | 物理/化学/生物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生物医学工程 | 物理/化学/生物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预防医学 | 物理/化学/生物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海洋科学 | 物理/化学/生物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材料类(材料物理、材料化学) | 物理+化学 |
| 中山大学 | 2020 | 山东 | 药学 | 化学+生物 |
| 序号 | 学校名称 | 学校标识码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备注 |
| 1891 | 中山大学 | 4144010558 | 教育部 | 广州市 | 本科 | |
| 1892 | 暨南大学 | 4144010559 | 中央统战部 | 广州市 | 本科 | |
| 1894 | 华南理工大学 | 4144010561 | 教育部 | 广州市 | 本科 | |
| 1895 | 华南农业大学 | 4144010564 | 广东省 | 广州市 | 本科 | |
| 1897 | 广州医科大学 | 4144010570 | 广东省 | 广州市 | 本科 | |
| 1899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4144010572 | 广东省 | 广州市 | 本科 | |
| 1900 | 广东药科大学 | 4144010573 | 广东省 | 广州市 | 本科 | |
| 1901 | 华南师范大学 | 4144010574 | 广东省 | 广州市 | 本科 | |
| 1908 | 广州体育学院 | 4144010585 | 广东省 | 广州市 | 本科 | |
| 1909 | 广州美术学院 | 4144010586 | 广东省 | 广州市 | 本科 | |
| 1910 | 星海音乐学院 | 4144010587 | 广东省 | 广州市 | 本科 | |
| 1911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4144010588 | 广东省 | 广州市 | 本科 | |
| 1913 | 广东财经大学 | 4144010592 | 广东省 | 广州市 | 本科 | |
| 1914 | 广东白云学院 | 4144010822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本科 | 民办 |
| 1915 | 广州大学 | 4144011078 | 广东省 | 广州市 | 本科 | |
| 1916 | 广州航海学院 | 4144011106 | 广东省 | 广州市 | 本科 | |
| 1917 | 广东警官学院 | 4144011110 | 广东省 | 广州市 | 本科 | |
| 1918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4144011347 | 广东省 | 广州市 | 本科 | |
| 1920 | 广东金融学院 | 4144011540 | 广东省 | 广州市 | 本科 | |
| 1924 | 广东工业大学 | 4144011845 | 广东省 | 广州市 | 本科 | |
| 1925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4144011846 | 广东省 | 广州市 | 本科 | |
| 1927 | 广东培正学院 | 4144012059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本科 | 民办 |
| 1928 | 南方医科大学 | 4144012121 | 广东省 | 广州市 | 本科 | |
| 1930 |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 4144012617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本科 | 民办 |
| 1931 | 广州软件学院 | 4144012618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本科 | 民办 |
| 1932 | 广州南方学院 | 4144012619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本科 | 民办 |
| 1933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 4144012620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本科 | 民办 |
| 1934 | 广州华商学院 | 4144012621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本科 | 民办 |
| 1936 |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 4144012623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本科 | 民办 |
| 1937 | 广州理工学院 | 4144012668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本科 | 民办 |
| 1939 | 广州华立学院 | 4144013656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本科 | 民办 |
| 1940 |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 4144013657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本科 | 民办 |
| 1941 | 广州商学院 | 4144013667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本科 | 民办 |
| 1944 | 广州工商学院 | 4144013714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本科 | 民办 |
| 1945 |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 4144013717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本科 | 民办 |
| 1950 | 广州新华学院 | 4144013902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本科 | 民办 |
| 1951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4144014278 | 广东省 | 广州市 | 本科 | |
| 1959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4144010833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1960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4144010861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1961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4144010862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1964 |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 4144011114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1965 | 私立华联学院 | 4144011121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专科 | 民办 |
| 1966 |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 4144012040 | 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局) | 广州市 | 专科 | |
| 1967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4144012046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1969 |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4144012322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1972 |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 4144012572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1973 |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 4144012573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1974 |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 | 4144012575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专科 | 民办 |
| 1976 |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 4144012577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1977 |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 4144012578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1979 |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4144012741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1980 |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 4144012742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1981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4144012743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1982 |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 4144012749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专科 | 民办 |
| 1987 |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 4144012953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1992 |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4144012959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1993 |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 4144012960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1995 |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 4144012962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1996 |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 4144013707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1997 |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 4144013708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1998 |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 4144013709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2003 |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 4144013715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专科 | 民办 |
| 2004 |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 4144013716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专科 | 民办 |
| 2007 |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4144013912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专科 | 民办 |
| 2008 |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 4144013919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2009 |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 | 4144013927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专科 | 民办 |
| 2010 |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 4144013928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专科 | 民办 |
| 2011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 4144013929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2012 |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4144013930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2013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4144013943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2014 |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 4144014063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2015 |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 4144014065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2017 |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 | 4144014123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专科 | 民办 |
| 2018 |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 4144014125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专科 | 民办 |
| 2020 |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 4144014136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专科 | 民办 |
| 2023 |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 4144014266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专科 | 民办 |
| 2024 |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 4144014268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专科 | 民办 |
| 2026 |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 | 4144014361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2027 | 广州东华职业学院 | 4144014362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州市 | 专科 | 民办 |
| 2029 |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 | 4144014407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2032 |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 4144014509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2038 |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4144014592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
| 2044 | 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4144014756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专科 |
根据2020年山东省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整理,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在山东省的2020年最低录取分如下:最低录取分为472分,最低录取位次为226678名。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 * | 广东省 | 中山市 | 专科 |
|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省 | 中山市 | 专科 |
高考志愿填报选校时大家不可避免的一个参考因素是排名。可同样的学校,在不同的机构排名中,名词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差距甚远。学生和家长经常有这样的困惑:到底哪个排名更权威?更有参考价值?本文小编根据前3年院校录取分数线得出中山大学2022年最新排名数据,仅供考生志愿填报时参考!一、中山大学排名2022年最新排名中山大学2022年在全国本科院校排名第10位,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国立...查看更多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中山大学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国际视野开放办学,现已形成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特色。学校坚持*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基本导向;树立了“三校区五校园”错位发展、合力支撑的发展思路。学校正在努力推进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常规发展向主动发展转变,由文理医优势向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转变。现在,中山大学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为稳居国内高校第一方阵,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基本数据(数据截至2021年5月31日)
| 专任教师 | 4471人 |
正高级 |
1746人 |
副高级 |
1909人 |
| 专业技术人员 | 935人 |
| 全日制学生 | 55447人 |
普通本科生 |
32140人 |
硕士研究生 |
15517人 |
博士研究生 |
7790人 |
| 本科专业(办学权) | 138个 |
| 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 | 51个 |
| 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 | 59个 |
| 专业学位类别 | 37种 |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44个 |
| 校园 | 5个 |
广州校区(含南、北、东三个校园) |
3个 |
珠海校区 |
1个 |
深圳校区 |
1个 |
| 附属医院 | 10家 |
| 国际合作学院 | 1所 |
| 国家级研究机构 | 32个 |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212个 |
| 地方研究院 | 10家 |
| 重大平台 | 7个 |
关键办学指标(数据截至2021年5月31日)
办学总经费增长迅速:2020年学校决算总收入103.97亿元人民币。
学校学科实力强,影响力突出:在第四轮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学校50个学科参评,A类学科数(A+、A、A-)14个。根据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学科名单,我校11个学科入选,入选学科数全国并列第8。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院士(含双聘)2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5人,高层次人才数量居国内高校前列。
教育教学改革效果显著,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7个学科专业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0个专业入选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总数位居全国并列第2;5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位居全国并列第5;在近一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以独立完成单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8项,总数位居全国并列第5。经济、管理、工科、医科等多个本科专业通过了国内(国际)认证,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等国际一流大学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通过相关国际认证。我校学生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iGEM)、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GMC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美国数学建模竞赛(MCM/ICM)、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IARC)、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挑战杯”全国竞赛优胜杯、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学科竞赛中成绩优异。2019年,在美国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中获得最高奖项、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中获得最高荣誉奖。2021年,在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我校获得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赛道金奖、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赛道银奖、预防医学专业赛道铜奖。
本科毕业生升学深造率不断提高:中山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建设服务”作为根本要求,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学术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导向,着力营造“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优良校风学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者和接班人。我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就业率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升学深造率不断提高,超过74%的2020届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保研及出国留学,“学在中大,追求卓越”学风已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自觉和优秀习惯。2020届本科毕业生中,有2700人在国内“双一流”高校和重点科研院所继续深造;有近900人前往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的国(境)外高校继续深造,其中,117人前往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的高校深造。我校研究生主要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领域、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
科研创新能力大幅提升:2020年共获得38.16亿元科研经费。“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8项,居全国高校前5位;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年度项目立项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一位,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立项数位居全国第二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受理期获资助项目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二位。学校建有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国内外学术影响力高的科研创新平台。
医疗规模和实力居全国领先行列:拥有10家直属附属医院(其中7家综合医院,3家专科医院)。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19年度医院排行榜(综合)中,我校5家附属医院进入排名前100,肿瘤防治中心、孙逸仙纪念医院进入排名前50,附属第一医院进入排名第6;2019年度40个专科排行榜中,20个专科进入排名前10,6个专科进入排名前5,中山眼科中心在其专科排行榜中位列第一。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教授于2019年11月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