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志愿,要先考虑自身情况,不论是对于重视专业还是重视学校的考生来说,服从专业调剂是提高被录取的成功率的,从而也避免了被退档的情况出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综合类大学排行榜,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名次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办学层次 | 
| 1 | 北京大学 | 1 | 世界一流大学 | 
| 2 | 复旦大学 | 3 | 世界一流大学 | 
| 3 | 浙江大学 | 4 | 世界一流大学 | 
| 4 | 南京大学 | 5 | 世界一流大学 | 
| 5 | 上海交通大学 | 6 | 世界一流大学 | 
| 6 | 中国人民大学 | 9 | 世界一流大学 | 
| 7 | 武汉大学 | 10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 8 | 南开大学 | 12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 9 | 山东大学 | 13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 10 | 中山大学 | 14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 11 | 西安交通大学 | 15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 12 | 东南大学 | 1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 13 | 四川大学 | 18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 14 | 吉林大学 | 19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 15 | 厦门大学 | 23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 16 | 中南大学 | 25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 17 | 湖南大学 | 27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 18 | 兰州大学 | 31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 19 | 重庆大学 | 35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 20 | 郑州大学 | 40 | 中国一流大学 | 
| 21 | 中国海洋大学 | 41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 22 | 南昌大学 | 49 | 中国一流大学 | 
| 23 | 暨南大学 | 53 | 中国一流大学 | 
| 24 | 西南大学 | 54 | 中国一流大学 | 
| 25 | 西北大学 | 57 | 中国一流大学 | 
| 26 | 苏州大学 | 59 | 中国一流大学 | 
| 27 | 云南大学 | 65 | 中国一流大学 | 
| 27 | 上海大学 | 65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29 | 河南大学 | 69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30 | 宁波大学 | 75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31 | 江南大学 | 80 | 中国一流大学 | 
| 32 | 河北大学 | 87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33 | 扬州大学 | 89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34 | 江苏大学 | 90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35 | 辽宁大学 | 91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36 | 山西大学 | 9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37 | 河南科技大学 | 98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38 | 深圳大学 | 107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39 | 安徽大学 | 117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40 | 黑龙江大学 | 118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41 | 湘潭大学 | 119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42 | 广西大学 | 127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43 | 广州大学 | 128 | 区域一流大学 | 
| 44 | 内蒙古大学 | 131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45 | 新疆大学 | 132 | 中国一流大学 | 
| 46 | 华侨大学 | 136 | 区域一流大学 | 
| 47 | 贵州大学 | 142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48 | 海南大学 | 148 | 区域一流大学 | 
| 49 | 湖北大学 | 150 | 区域一流大学 | 
| 50 | 汕头大学 | 158 | 区域一流大学 | 
| 51 | 湖南科技大学 | 161 | 区域一流大学 | 
| 52 | 青岛大学 | 167 | 区域一流大学 | 
| 53 | 长江大学 | 174 | 区域一流大学 | 
| 54 | 大连大学 | 179 | 区域一流大学 | 
| 55 | 济南大学 | 183 | 区域一流大学 | 
| 56 | 温州大学 | 198 | 区域一流大学 | 
| 57 | 三峡大学 | 204 | 区域一流大学 | 
| 58 | 南通大学 | 206 | 区域一流大学 | 
| 59 | 集美大学 | 207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60 | 石河子大学 | 211 | 区域一流大学 | 
| 61 | 延边大学 | 220 | 区域一流大学 | 
| 62 | 台州学院 | 232 | 区域一流大学 | 
| 63 | 沈阳大学 | 242 | 区域一流大学 | 
| 64 | 南华大学 | 247 | 区域一流大学 | 
| 65 | 烟台大学 | 253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66 | 宁夏大学 | 256 | 区域一流大学 | 
| 67 | 湖北文理学院 | 258 | 区域一流大学 | 
| 68 | 北华大学 | 259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68 | 五邑大学 | 259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70 | 青海大学 | 269 | 区域一流大学 | 
| 71 | 聊城大学 | 275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72 | 成都大学 | 277 | 区域一流大学 | 
| 73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281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74 | 鲁东大学 | 296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74 | 西华大学 | 296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76 | 吉首大学 | 305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77 | 塔里木大学 | 307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78 | 西藏大学 | 315 | 区域一流大学 | 
| 79 | 齐齐哈尔大学 | 318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80 | 延安大学 | 323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81 | 渤海大学 | 328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81 | 佳木斯大学 | 328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81 | 韶关学院 | 328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84 | 绍兴文理学院 | 332 | 区域一流大学 | 
| 85 | 肇庆学院 | 341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86 | 江汉大学 | 344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86 | 长春大学 | 344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88 | 惠州学院 | 349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89 | 嘉兴学院 | 350 | 区域知名大学 | 
| 90 | 嘉应学院 | 354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91 | 北京联合大学 | 357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91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357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93 | 大理大学 | 364 | 区域知名大学 | 
| 94 | 临沂大学 | 378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95 | 湖南文理学院 | 388 | 区域知名大学 | 
| 95 | 山西大同大学 | 388 | 区域知名大学 | 
| 97 | 昆明学院 | 402 | 区域知名大学 | 
| 97 | 湖南城市学院 | 402 | 区域知名大学 | 
| 99 | 长沙学院 | 409 | 区域知名大学 | 
| 99 | 邵阳学院 | 409 | 区域知名大学 | 
| 101 | 井冈山大学 | 420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101 | 宝鸡文理学院 | 420 | 区域知名大学 | 
| 103 | 滁州学院 | 423 | 区域知名大学 | 
| 103 | 北部湾大学 | 423 | 区域知名大学 | 
| 105 | 怀化学院 | 426 | 区域知名大学 | 
| 106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 430 | 区域知名大学 | 
| 107 | 梧州学院 | 438 | 区域知名大学 | 
| 107 | 皖西学院 | 438 | 区域知名大学 | 
| 107 | 百色学院 | 438 | 区域知名大学 | 
| 110 | 喀什大学 | 442 | 区域知名大学 | 
| 110 | 红河学院 | 442 | 区域知名大学 | 
| 110 | 晋中学院 | 442 | 区域知名大学 | 
| 113 | 运城学院 | 445 | 区域知名大学 | 
| 113 | 湘南学院 | 445 | 区域知名大学 | 
| 115 | 重庆文理学院 | 448 | 区域知名大学 | 
| 115 | 贵阳学院 | 448 | 区域知名大学 | 
| 115 | 河池学院 | 448 | 区域知名大学 | 
| 118 | 九江学院 | 453 | 区域知名大学 | 
| 119 | 凯里学院 | 455 | 区域知名大学 | 
| 119 | 太原学院 | 455 | 区域知名大学 | 
| 121 | 贺州学院 | 461 | 区域知名大学 | 
| 122 | 长治学院 | 464 | 区域知名大学 | 
| 123 | 铜仁学院 | 466 | 区域知名大学 | 
| 124 | 吕梁学院 | 469 | 区域知名大学 | 
| 125 | 文山学院 | 478 | 区域知名大学 | 
| 126 | 丽水学院 | 483 | 区域知名大学 | 
| 126 | 保山学院 | 483 | 区域知名大学 | 
| 128 | 重庆三峡学院 | 489 | 区域知名大学 | 
| 128 | 黄山学院 | 489 | 区域知名大学 | 
| 130 | 中华女子学院 | 495 | 区域一流大学 | 
| 130 | 宜春学院 | 495 | 区域知名大学 | 
| 132 | 宜宾学院 | 497 | 区域知名大学 | 
| 132 | 河北北方学院 | 497 | 区域知名大学 | 
| 134 | 滨州学院 | 503 | 区域知名大学 | 
| 134 | 莆田学院 | 503 | 区域知名大学 | 
| 134 | 绥化学院 | 503 | 区域知名大学 | 
| 137 | 黑河学院 | 507 | 区域知名大学 | 
| 138 | 兰州城市学院 | 510 | 区域知名大学 | 
| 138 | 德州学院 | 510 | 区域知名大学 | 
| 138 | 河西学院 | 510 | 区域知名大学 | 
| 138 | 巢湖学院 | 510 | 区域知名大学 | 
| 138 | 武夷学院 | 510 | 区域知名大学 | 
| 143 | 西安文理学院 | 516 | 区域知名大学 | 
| 144 | 潍坊学院 | 519 | 区域知名大学 | 
| 145 | 龙岩学院 | 526 | 区域知名大学 | 
| 146 | 三明学院 | 530 | 区域知名大学 | 
| 146 | 赤峰学院 | 530 | 区域知名大学 | 
| 148 | 攀枝花学院 | 534 | 区域知名大学 | 
| 149 | 黄淮学院 | 539 | 区域知名大学 | 
| 149 | 泰山学院 | 539 | 区域知名大学 | 
| 151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 545 | 区域知名大学 | 
| 151 | 陇东学院 | 545 | 区域知名大学 | 
| 153 | 平顶山学院 | 548 | 区域知名大学 | 
| 153 | 安顺学院 | 548 | 区域知名大学 | 
| 153 | 辽东学院 | 548 | 区域知名大学 | 
| 153 | 呼伦贝尔学院 | 548 | 区域知名大学 | 
| 157 | 榆林学院 | 556 | 区域知名大学 | 
| 157 | 邯郸学院 | 556 | 区域知名大学 | 
| 157 | 宿州学院 | 556 | 区域知名大学 | 
| 160 | 兰州文理学院 | 564 | 区域知名大学 | 
| 160 | 枣庄学院 | 564 | 区域知名大学 | 
| 162 | 衡水学院 | 571 | 区域知名大学 | 
| 163 | 萍乡学院 | 576 | 区域知名大学 | 
| 164 | 山东女子学院 | 580 | 区域知名大学 | 
| 164 | 哈尔滨学院 | 580 | 区域知名大学 | 
| 164 | 池州学院 | 580 | 区域知名大学 | 
| 164 | 西昌学院 | 580 | 区域知名大学 | 
| 168 | 四川文理学院 | 585 | 区域知名大学 | 
| 168 | 新乡学院 | 585 | 区域知名大学 | 
| 168 | 济宁学院 | 585 | 区域知名大学 | 
| 168 | 浙大城市学院 | 585 | 区域知名大学 | 
| 172 | 安康学院 | 595 | 区域知名大学 | 
| 172 | 菏泽学院 | 595 | 区域知名大学 | 
| 172 | 邢台学院 | 595 | 区域知名大学 | 
| 175 | 新余学院 | 600 | 区域知名大学 | 
| 176 | 商洛学院 | 606 | 区域知名大学 | 
| 176 | 泰州学院 | 606 | 区域知名大学 | 
| 178 | 张家口学院 | 608 | 区域知名大学 | 
| 179 | 四川旅游学院 | 610 | 区域知名大学 | 
| 180 | 普洱学院 | 612 | 区域知名大学 | 
| 180 | 景德镇学院 | 612 | 区域知名大学 | 
| 182 |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 | 617 | 区域知名大学 | 
| 183 | 河套学院 | 619 | 区域知名大学 | 
| 184 | 昭通学院 | 629 | 区域知名大学 | 
| 185 | 亳州学院 | 632 | 区域知名大学 |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第一步,根据位次确定大学,由于每年考生人数、试题难度、高校招生计划都可能有变化,每一年的院校录取分数线会有波动,但是排名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考生最好采用排名法对自身报考进行定位。
第二步,根据兴趣能力明确专业方向,志愿填报之前,考生要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个专业的就业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兴趣,就很难凭借理性和毅力学好,有时连毕业都成问题,因此考生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第三步,优选目标志愿,所谓优选,就是在前两步圈定可以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后,进行组合取舍。这一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志愿更稳妥,确保每个院校的每个专业都心中有数。
第四步,根据往年录取数据做好排序,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应该将最想上、预计“门槛高”的院校放在前面,将录取几率大的院校放在后面,也就是为报考设保底院校。
1、选专业看个人兴趣
大学几年都是围绕你所选择的专业来学习,所以千万要慎重筛选,最好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志愿专业,这样就不会因为学不进导致挂科等,总之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日后学起来也更轻松,家长也要尊重孩子,优先考虑到孩子的意愿。
2、选专业根据大学优势来定
先敲定一些感兴趣的志愿专业,再根据专业来筛选大学,因为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特点,最直观的就是那些特色院校,如师范类、财经类、交通类、医学类等等,它们在各自领域内都有很不错的优势。
3、选专业注意横向比较
父母和考生明确选择志愿的方向后,要做两个方面的专业比较。一是同类性质院校比较,衡量选择拟报考专业的院校实力;
二是不同类性质院校但有同类专业的比较,衡量选择不同院校的专业实力。此外,相同名称的专业在不同类院校中培养的方向和侧重点也有不同,父母和考生还要注意这方面内容。
1、电子与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2、外语类:外贸英语、小语种。
3、法学类:法学、社会学、治安学、侦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