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各省录取分数线(高考统招) | ||
| 省份 | 最低分 | |
| 文科 | 理科 | |
| 安徽 | 373 | 280 | 
| 甘肃 | 372 | 308 | 
| 广东 | 433 | 341 | 
| 广西 | 387 | 341 | 
| 贵州 | 471 | 357 | 
| 海南 | 494 | 487 | 
| 河南 | 397 | 352 | 
| 黑龙江 | 320 | 298 | 
| 湖北 | 387 | 329 | 
| 吉林 | 258 | 289 | 
| 江苏 | 240 | 256 | 
| 江西 | 399 | 404 | 
| 辽宁 | 427 | 368 | 
| 内蒙古 | 219 | 226 | 
| 宁夏 | 376 | 215 | 
| 青海 | 299 | 296 | 
| 河北 | 372 | 355 | 
| 福建 | 370 | 310 | 
| 山东 | 465 | 389 | 
| 山西 | 385 | 329 | 
| 陕西 | 342 | 359 | 
| 四川 | 469 | 394 | 
| 西藏 | 280 | 283 | 
| 新疆 | 356 | 337 | 
| 云南 | 468 | 395 | 
| 浙江 | 439(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不同) | |
| 重庆 | 243 | 235 |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创办于1997年,为国家首批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骨干专业,中残联、教育部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随着“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稳步推进,面对我国残疾人数量的增加、老龄化日趋严峻的形势,国家卫计委将康复治疗人才列为21世纪“紧缺专业人才”。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是学校招生、就业两旺的专业,已经毕业了5000多名优秀毕业生,大多已经成为省内外各级医院康复科和专科康复医院业务骨干、科室负责人。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多年稳定在95%以上,名列我院和国内各相关专业高职院校前茅。20年的办学历程使专业沉淀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很多骄人的教学成果,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大中型城市。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先后与湖南中医药大学、湘南学院签订专升本合作协议,2019年与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合作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办学项目在教育部成功备案,2020年开始招生。
本专业已与湖南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签订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订单班协议。订单班学生三年学费由残联全额支付,毕业后全部纳入储备人才。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于1984年由民政部创办,2000年部委学校改革成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和民政部共建、省教育厅直属高校。是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认定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成功入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第一轮建设单位。
学校坚持以*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与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民政民生为特色,面向湖南现代服务业,面向湖南智能制造业,提供人才供给和应用技术支撑,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拓展留学生教育和国际交流,着力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发展好”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学校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单位”“全国模范教工之家”全国“敬老文明号”等国家级荣誉和成果。2018年全国高职三大标志性成果(国家级教学成果、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综合排名,名列全国第十;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14年与2018年两届获奖数排名,名列全国第七;2015-2019年中国高教学会公布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高职),名列全国第五。学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教学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实习管理50强”。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1.8万余人。高考招生录取分数线连续14年位居湖南省高职第一,多省份超过本科线,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居同类院校前列。在全国率先开办社会工作、社区管理、家政、养老、殡仪等专业,涵盖“生老病养葬”全生命周期,是全国民政民生领域学历教育开办最早、规模最大、专业最全的高职院校。专业总计44个,涉及公共管理与服务、医药卫生、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财经商贸等10个专业大类。建有6个专业群,其中有老年服务与管理、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2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另外4个为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形成了以民政民生类专业为特色,现代服务业和智能制造业专业为支撑的综合性院校专业架构。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师风高尚、专业技能精湛、育人水平高超、校企协同创新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总数1055人(校外兼课教师340人按2:1折算),硕士及以上学位864人,占比81.9%,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21人,占比30.4%。专任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0.9%。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各1名,1人获评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突出贡献奖。获评民政部技能大师工作室1人,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省级(芙蓉)教学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师、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各2名,芙蓉学者讲座教授1名,1人入选省121创新人才工程。近五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国家级奖项6项,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团队立项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学校深化“三教“改革,形成了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水平。率先探索学分制改革试点、现代学徒制试点,累计与36家企业合作开展订单班71期,培养2688人。首批开展湖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牵头成立全国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联盟、全国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研究院。开展18个“1+X”证书制度试点。与15个国家或地区的42所院校或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创湖南高职院校学历留学生教育先河,开办中国-马来西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中外合作项目。与阿里巴巴国际事业部(ICBU)共建产业学院。组建了中国殡葬职教集团、中国残疾人康复职教集团、湖南省健康养老职教集团。牵头建设社区管理与服务、社会工作、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3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校企研制双元教材141本,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0本,数量排名全国第7。在近两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
面向新征程,学校将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孙春兰副总理视察学校的讲话精神,不断增强服务现代民政事业的能力,打造“现代民政、智慧民生”的职教名片,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积极创新、勇于担当。为实现人才培养质量高、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强、引领职教改革突出,建设“国内示范、国际窗口”的综合性职业技术大学的愿景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