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类专业在河北2021年高考物理类招生计划人数为4人;
2、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专业在河北2021年高考历史类招生计划人数为2人;
3、西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在河北2021年高考历史类招生计划人数为4人;
4、西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在河北2021年高考历史类招生计划人数为2人;
5、西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在河北2021年高考历史类招生计划人数为4人;
6、西北政法大学英语专业在河北2021年高考历史类招生计划人数为2人;
| 西北政法大学2021年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招生省份 | 招生年份 | 招生科目 | 招生批次 | 招生人数 | 
|---|---|---|---|---|---|---|
| 1 | 经济学类(含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 河北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 | 
| 2 | 法学(民商法) | 河北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 | 
| 3 | 法学(经济法) | 河北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 | 
| 4 | 法学(行政法) | 河北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 | 
| 5 | 侦查学(经侦)(公安(武警)类;裸眼视力不低于4.7;不招色觉异常(含色盲、色弱)考生;只招男生,具体要求详见学校章程) | 河北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A段 | 2 | 
| 6 | 哲学 | 河北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 | 
| 7 | 经济学类(含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 河北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 | 
| 8 | 法学(民商法) | 河北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3 | 
| 9 | 法学(经济法) | 河北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 | 
| 10 | 法学(刑事法) | 河北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 | 
| 11 | 法学(行政法) | 河北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 | 
| 12 | 法学(国际法) | 河北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 | 
| 13 | 法学(反恐怖主义法) | 河北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 | 
| 14 | 法学(公共安全法) | 河北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 | 
| 15 | 社会学 | 河北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 | 
| 16 | 英语 | 河北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 | 
| 17 | 新闻学 | 河北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 | 
| 18 | 编辑出版学 | 河北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 | 
| 19 | 网络与新媒体 | 河北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1 | 
| 20 | 工商管理类(含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专业) | 河北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 | 
| 21 | 行政管理 | 河北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1 | 
| 22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河北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 | 
| 数据来源,查询请登录:www.cReDITsaiLING.coM | ||||||
| 西北政法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大类 | 专业类型 | 
|---|---|---|---|
| 1 | 哲学 | 哲学类 | 本科 | 
| 2 | 社会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 | 
| 3 | 社会工作 | 社会学类 | 本科 | 
| 4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 
| 5 | 金融学 | 金融学类 | 本科 | 
| 6 | 金融工程 | 金融学类 | 本科 | 
| 7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与贸易类 | 本科 | 
| 8 | 市场营销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 9 | 人力资源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 10 | 审计学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 11 | 电子商务及法律 | 电子商务类 | 本科 | 
| 12 | 财务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 13 | 法学(民商法) | 法学类 | 本科 | 
| 14 | 法学(刑事法) | 法学类 | 本科 | 
| 15 | 法学(经济法) | 法学类 | 本科 | 
| 16 | 法学(行政法) | 法学类 | 本科 | 
| 17 | 法学(国际法) | 法学类 | 本科 | 
| 18 | 法学(反恐怖主义法) | 法学类 | 本科 | 
| 19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政治学类 | 本科 | 
| 20 | 公共事业管理 | 公共管理类 | 本科 | 
| 21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类 | 本科 | 
| 22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公共管理类 | 本科 | 
| 23 | 国际政治 | 政治学类 | 本科 | 
| 24 | 治安学 | 公安学类 | 本科 | 
| 25 | 侦查学 | 公安学类 | 本科 | 
| 26 | 侦查学(经侦) | 公安学类 | 本科 | 
| 27 | 刑事科学技术 | 公安技术类 | 本科 | 
| 28 | 英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 29 | 商务英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 30 | 戏剧影视文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本科 | 
| 31 | 广播电视编导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本科 | 
| 32 | 新闻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 | 
| 33 | 广播电视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 | 
| 34 | 网络与新媒体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 | 
| 35 | 编辑出版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 | 
| 36 | 新闻学(法制新闻)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 | 
| 37 | 法学(行政法学方向) | 法学类 | 本科 | 
| 38 | 法学(经济法方向) | 法学类 | 本科 | 
| 39 | 朝鲜语(韩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 40 | 法学(民商法学方向) | 法学类 | 本科 | 
| 西北政法大学2021年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招生省份 | 招生年份 | 招生科目 | 招生批次 | 招生人数 | 
|---|---|---|---|---|---|---|
| 1 | 法学(民商法) | 江苏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12 | 
| 2 | 法学(经济法) | 江苏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11 | 
| 3 | 法学(刑事法) | 江苏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10 | 
| 4 | 法学(行政法) | 江苏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9 | 
| 5 | 法学(国际法) | 江苏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6 | 
| 6 | 法学(反恐怖主义法) | 江苏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 | 
西北政法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 序号 | 专业名称 | 所在学院 | 级别 | 获批年度 | 
| 1 | 法学 | 各法学院 | 国家级 | 2020年 | 
| 2 | 英语 | 外国语学院 | 国家级 | 2021年 | 
| 3 | 新闻学 | 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 | 国家级 | 2021年 | 
| 4 | 电子商务及法律 | 商学院(管理学院) | 国家级 | 2021年 | 
| 5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国家级 | 2022年 | 
| 6 | 财务管理 | 商学院(管理学院) | 国家级 | 2022年 | 
| 7 | 行政管理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国家级 | 2022年 | 
| 8 | 哲学 |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省级 | 2020年 | 
| 9 | 经济学 | 经济学院 | 省级 | 2020年 | 
| 10 | 金融学 | 经济学院 | 省级 | 2020年 | 
| 1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院 | 省级 | 2020年 | 
| 12 | 侦查学 | 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 | 省级 | 2020年 | 
| 13 | 刑事科学技术 | 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 | 省级 | 2020年 | 
| 14 | 市场营销 | 商学院(管理学院) | 省级 | 2021年 | 
| 15 | 审计学 | 商学院(管理学院) | 省级 | 2021年 | 
| 16 | 人力资源管理 | 商学院(管理学院) | 省级 | 2021年 | 
| 17 | 编辑出版学 | 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 | 省级 | 2021年 | 
| 18 | 广播电视编导 | 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 | 省级 | 2021年 | 
| 19 | 社会学 |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省级 | 2021年 | 
| 20 | 金融工程 | 经济学院 | 省级 | 2022年 | 
| 21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省级 | 2022年 | 
| 22 | 戏剧影视文学 | 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 | 省级 | 2022年 | 
西北政法大学是一所法学特色鲜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家法治人才培养基地,是被誉为政法人才培养国家队的“五院四系”之一,是西北地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全国法学高等教育“立格联盟”和西安高水平有特色高校“长安联盟”的成员单位。
学校前身是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历经延安大学、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西北政法干部学校、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等时期,1958年西北大学法律系成建制调入,组建西安政法学院,后更名为西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建校以来,学校扎根西部,形成了“政治坚定、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老延大优良传统,铸就了“严谨、求实、文明、公正”的校训,凝练了“法治信仰、中国立场、国际视野、平民情怀”的育人理念,培养了16万余名德才兼备、德法兼修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学校现有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经济学院,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国际法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国家安全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安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部等18个教学单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有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工程,“*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陕西省三秦学者等中省人才工程项目50余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和陕西省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等30余人。学校积极推行青年教师到实务部门挂职制度,受到中央政法委、教育部等部委的高度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