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学科名称 | 
| 1 | 生物学 | 
| 2 | 建筑学 | 
| 3 | 土木工程 | 
| 4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 5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 6 | 城乡规划学 | 
| 7 | 风景园林学 | 
| 8 | 设计学 | 
同济大学2019年本科录取进度
| 省份 | 国家专项 | 高校专项 | 本科一批 | |
| 理科 | 文科 | |||
| 北京 | - | - | 662 | - | 
| 天津 | - | - | 676 | 618 | 
| 河北 | 已录结 | 已录结 | 662 | - | 
| 山西 | 已录结 | 已录结 | 632 | 601 | 
| 内蒙古 | 已录结 | 已录结 | 650 | 631 | 
| 辽宁 | - | 已录结 | 659 | 636 | 
| 吉林 | 已录结 | 已录结 | 653 | 615 | 
| 黑龙江 | 已录结 | 已录结 | 656 | - | 
| 上海 | - | - | 571(物理) | 568(不限) | 
| 江苏 | - | 已录结 | 402 | 394 | 
| 浙江 | - | 已录结 | 665(综) | - | 
| 安徽 | 已录结 | 已录结 | 652 | 629 | 
| 福建 | - | 已录结 | 640 | 624 | 
| 江西 | 已录结 | 已录结 | 648 | 617 | 
| 山东 | - | 已录结 | 657 | 622 | 
| 河南 | 已录结 | 已录结 | 656 | 620 | 
| 湖北 | 已录结 | 已录结 | 658 | - | 
| 湖南 | 已录结 | 已录结 | 646 | 630 | 
| 广东 | - | 已录结 | 640 | 620 | 
| 广西 | 已录结 | 已录结 | 664 | - | 
| 海南 | - | 已录结 | 800 | 797 | 
| 重庆 | 已录结 | 已录结 | 661 | 626 | 
| 四川 | 已录结 | 已录结 | 684 | 626 | 
| 贵州 | 已录结 | 已录结 | 645 | 640 | 
| 云南 | 已录结 | 已录结 | 674 | 641 | 
| 西藏 | 已录结 | |||
| 陕西 | 已录结 | 已录结 | 669 | 643 | 
| 甘肃 | 已录结 | 已录结 | 632 | - | 
| 青海 | 已录结 | 已录结 | 617 | - | 
| 宁夏 | 已录结 | 已录结 | 616 | - | 
| 新疆 | 已录结 | 已录结 | 637 | 614 | 
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秋季招生本科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经审定公布如下:
| 批次 | 分数(3+3科目) | 
| 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 | 400 | 
| 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 | 503 | 
| 艺术类本科文化控制分数线 | 300 | 
| 体育类本科文化控制分数线 | 280 | 
(注:本市高考本科成绩满分为660分)
| 序号 | 学校名称 | 
| 1 | 复旦大学 | 
| 2 | 上海交通大学 | 
| 3 | 同济大学 | 
| 4 | 上海财经大学 | 
| 5 | 华东师范大学 | 
| 6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 7 | 华东理工大学 | 
| 8 | 东华大学 | 
| 9 | 上海大学 | 
| 10 | 第二军医大学 |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0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同济大学的前身是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翌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7年由华人接办,先后改称为同济医工学校和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3年定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同济大学经过六次搬迁,先后辗转沪、浙、赣、桂、滇等地,1940年迁至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坚持办学。1946年回迁上海以后,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的综合性大学。
在始于1949年的全国院系调整中,同济大学原有的文、法、医、理、机械、电机、造船、测绘等优势学科或支援其它高校,或整体搬迁内地。同时,全国10多所大学的土木建筑相关学科汇聚同济,使之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工科大学。1978年以后,学校实行“两个转变”——恢复对德交流由封闭办学向对外开放办学转变,由土建为主的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1996年,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并入,列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2000年,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2002年,列为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2003年,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划归同济大学管理。2004年,列为中管高校。2017年,列为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同济大学始终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确立了“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熏陶以后,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成为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创校至今,先后培养了30余万名毕业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医学专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校友中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有140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