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新高考省份考生,想要报考福建农林大学,那么一定要注意该校各专业选科要求,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福建农林大学3+1+2高考模式各专业选科要求对照表,供大家参考:
说明:专业设置及选科要求可能会调整变化,正式填报时要以学校当年公布的最新要求为准。
|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学制 | 选考科目(高考综合改革“3+1+2”模式) | |
| 首选科目要求 | 再选科目要求 | |||
| 农学院 | 农学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 |
| 植物科学与技术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 |
| 植物保护学院 | 植物保护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
| 制药工程 | 4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 园艺学院 | 园艺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
| 智慧农业 | 4 | 物理 | 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 |
| 林学院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4 | 物理 | 化学(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
| 生态学 | 4 | 物理 | 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 |
| 林学类(含林学、森林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 |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工程 | 4 | 物理 | 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
| 生物信息学 | 4 | 物理 | 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 |
| 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 | 4 | 物理 | 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 |
| 艺术学院 园林学院(合署) | 风景园林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不提科目要求 |
| 城乡规划 | 5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不提科目要求 | |
| 园林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 |
| 动画 | 4 | 历史 | 不提科目要求 | |
| 产品设计 | 4 | 历史 | 不提科目要求 | |
| 环境设计 | 4 | 历史 | 不提科目要求 | |
| 视觉传达设计 | 4 | 历史 | 不提科目要求 | |
| 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 | 水产养殖学 | 4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动物医学 | 5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 动物科学 | 4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 蜂学 | 4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 资源与环境学院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4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 环境工程 | 4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 食品科学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
| 材料工程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4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 轻化工程 | 4 | 物理 | 化学(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 |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4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4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软件工程 | 4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 网络空间安全 | 4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 统计学 | 4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 电子信息工程 | 4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机电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车辆工程 | 4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 | 4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 4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 森林工程 | 4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物流工程 | 4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 交通工程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化学(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 |
| 工程管理 | 4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 土木类(含土木工程、智能建造专业) | 4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 经济管理学院 | 农业经济管理类(含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不提科目要求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不提科目要求 | |
| 金融学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不提科目要求 | |
| 人力资源管理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不提科目要求 | |
| 会计学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不提科目要求 | |
|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管理专业)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不提科目要求 | |
| 公共管理学院 | 公共管理类(含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不提科目要求 |
| 土地资源管理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法学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不提科目要求 | |
| 国际学院 | 英语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不提科目要求 |
| 农业资源与环境(中外合作办学)(中加合作班)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 |
| 园艺(中外合作办学)(中加合作班)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 |
| 风景园林(中外合作办学)(中加合作班)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不提科目要求 | |
| 生态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加合作班) | 5 | 物理 | 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 |
| 安溪茶学院 | 茶学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
| 商务经济学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不提科目要求 | |
| 财务管理 | 4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不提科目要求 | |
| 管理科学 | 4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 院校基础信息 | 广东海洋大学 | 岭南师范学院 |
| 综合排名 | 440 | 558 |
| 所属地区 | 广东湛江市 | 广东湛江市 |
| 创办时间 | 1935年 | 1636年 |
| 办学性质 | 公办 | 公办 |
| 隶属于 | 省政府 | 省政府 |
| 学科层次 | 本科 | 本科 |
| 院校类型 | 综合 | 师范 |
| 985 | - | - |
| 211 | - | - |
| 双一流A | - | - |
| 双一流B | - | - |
| 院系数 | 17 | 22 |
| 专业数 | 80 | 69 |
| 博士点 | 17 | - |
| 硕士点 | 23 | - |
| 男生占比 | 57 | 60 |
| 女生占比 | 43 | 40 |
| 广东海洋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大类 | 专业类型 |
|---|---|---|---|
| 1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 2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 |
| 3 | 水生动物医学 | 水产类 | 本科 |
| 4 |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 水产类 | 本科 |
| 5 | 生物工程 | 生物工程类 | 本科 |
| 6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 7 | 林学 | 林学类 | 本科 |
| 8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本科 |
| 9 | 动物科学 | 动物生产类 | 本科 |
| 10 | 生物技术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 |
| 11 | 园艺 | 植物生产类 | 本科 |
| 12 | 园林 | 林学类 | 本科 |
| 13 | 动物医学 | 动物医学类 | 本科 |
| 14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本科 |
| 15 | 工业工程 | 工业工程类 | 本科 |
| 16 | 工业设计 | 机械类 | 本科 |
| 17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类 | 本科 |
| 18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土木类 | 本科 |
| 19 | 工程管理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 20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水利类 | 本科 |
| 21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海洋工程类 | 本科 |
| 2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与贸易类 | 本科 |
| 23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
| 24 | 土地资源管理 | 公共管理类 | 本科 |
| 25 | 旅游管理 | 旅游管理类 | 本科 |
| 26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类 | 本科 |
| 27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 28 | 会计学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 29 | 财务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 30 | 物联网工程 | 计算机类 | 本科 |
| 31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 3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类 | 本科 |
| 33 | 软件工程 | 计算机类 | 本科 |
| 34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数学类 | 本科 |
| 35 | 海洋技术 | 海洋科学类 | 本科 |
| 3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气类 | 本科 |
| 37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 38 | 通信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 39 | 自动化 | 自动化类 | 本科 |
| 40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 41 | 海洋资源与环境 | 海洋科学类 | 本科 |
| 42 | 环境科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 43 | 制药工程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科 |
| 44 | 交通运输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 |
| 45 | 轮机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 |
| 46 | 航海技术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 |
| 47 | 秘书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 48 | 汉语国际教育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 49 | 新闻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 |
| 50 | 汉语言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 51 | 法学 | 法学类 | 本科 |
| 52 | 社会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 |
| 53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政治学类 | 本科 |
| 54 | 日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 55 | 英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 56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本科 |
| 57 | 表演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本科 |
| 58 | 环境设计 | 设计学类 | 本科 |
| 59 | 视觉传达设计 | 设计学类 | 本科 |
| 60 | 休闲体育 | 体育学类 | 本科 |
| 61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体育学类 | 本科 |
| 62 | 应用气象学 | 大气科学类 | 本科 |
| 63 | 机械电子工程 | 机械类 | 本科 |
| 64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机械类 | 本科 |
| 65 | 应用化学 | 化学类 | 本科 |
| 66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计算机类 | 本科 |
| 67 |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 |
| 68 | 美术学 | 美术学类 | 本科 |
| 69 | 经济与金融 | 金融学类 | 本科 |
| 70 | 轮机工程(陆上)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 |
| 71 | 水产养殖学(水产养殖类大类招生) | 水产类 | 本科 |
| 72 | 海洋科学(海洋科学类大类招生) | 海洋科学类 | 本科 |
| 73 | 大气科学(大气科学类大类招生) | 大气科学类 | 本科 |
| 74 | 网络与新媒体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 |
| 75 | 舞蹈编导(舞蹈编导类大类招生)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本科 |
| 76 | 音乐学(音乐学类大类招生)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本科 |
| 77 | 产品设计(产品设计类大类招生) | 设计学类 | 本科 |
| 78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阳江校区) | 机械类 | 本科 |
| 79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阳江校区) | 机械类 | 本科 |
| 8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阳江校区) | 计算机类 | 本科 |
| 81 | 食品科学与工程(阳江校区)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 82 | 旅游管理(阳江校区) | 旅游管理类 | 本科 |
| 83 | 会计学(阳江校区)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 84 | 工商管理(阳江校区)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福建农林大学院校介绍
福建农林大学地处海上丝绸之路门户、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福州,是一所以农林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福建农林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36年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和成立于1940年的福建省立农学院。1952年,两大文脉汇集成立福建农学院。1958年秋,省委省政府以福建农学院森林系为基础,成立福建林学院。2000年10月,原福建农业大学和原福建林学院合并组建新的福建农林大学。
学校设有19个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2万人,研究生7200余人。现有本科招生专业(类)65个,获批卓越农林人才试点专业8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6门。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创新创业50强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先后七次捧得“优胜杯”。
学校现有教职工3000多人,专任教师1700多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教育部“*”8人,万人计划人才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0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选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0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支、教育部创新团队1支、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团队2支和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2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创新团队1支,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基地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学校现有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和7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7个学科进入榜单,其中植物保护、林学、生态学和风景园林学4个学科进入前10%-20%。6个学科入选福建省高峰学科,12个学科入选福建省高原学科。
学校建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3个。“十二五”以来,学校主持科研计划项目5000多项,科研经费超15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其中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获部省级自然科技奖190项、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0项,其中,主持获部省级科技奖124项。在全球破译小菜蛾基因组、香荚兰基因组、菠萝基因组、龙眼基因组、甘蔗基因组、四倍体栽培种花生基因组、睡莲基因组,首次解析了植物蓝光受体原初光反应的分子机制。
学校是菌草技术发明单位,选育出的甘蔗、黄麻、杉木、甘薯、花生、茶叶、蔬菜等新品种和形成的实用技术成果推广覆盖全国主要产区。依托科技部、教育部批准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构建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新模式,参加“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连续多年获得优秀组织奖。
学校是教育部“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有来自近36个国家150名留学生在校攻读学位。学校率先对台湾开展单独招生,与加拿大戴尔豪斯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知名高校开展20余个学生联合培养和交流互换项目,学生还可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乡村振兴项目、国际组织项目等资助公派出国留学。学校还与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校园三面山林环绕,风景秀丽,鸟语花香。学校连续三年获评全国文明单位。校园产权占地4500余亩,非产权占地1200亩,另有科教基地1200余亩,教学林场5.5万余亩,资产总值40.1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含期刊装订本)306万册。拥有电子图书(含电子期刊)331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