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折教育 选专业

2021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行榜

发布时间: 2023-04-05 13:32:38

报考专业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量体裁衣,准确地为自己定位,认清形势与自身实力,才能做出理性选择,使成功概率最大化,不要轻易相信一些所谓考研热门专业新兴专业,热门也会有饱和考研时候也会冷却,何况竞争激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对于考研专业选择要以兴趣为导向。以下是整理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行榜,仅供参考。

2021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行榜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推荐人数
1 大气科学 4.7(690人)
2 通信工程 4.6(417人)
3 电子信息工程 4.6(403人)
4 应用气象学 4.6(322人)
5 统计学 4.4(255人)
6 软件工程 4.7(189人)
7 信息安全 4.8(154人)
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6(134人)
9 会计学 4.7(125人)
10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4.5(119人)

2018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艺术类录取分数线

2018年视觉传达设计录取情况表
省份 批次 科类 计划数 志愿形式 投档分数构成 录取最低分
四川 艺术本科一批 不分文理 55 平行9 文化需省控线上30分,按专业成绩录取 248
河北 本科提前批A 不分文理 5 非平行 按我校章程:文化成绩+专业成绩排序录取 647
江苏 艺术提前本科2小批 不分文理 5 平行8 文化总分+专业总分 490
安徽 艺术第二批 不分文理 5 平行8 综合分1=专业/专业满分*300+文化/文化满分*700 711
江西 提前批本科 不分文理 5 平行6 综合成绩=文化X30%+专业/450X750X70% 527
山东 艺术本科统考批 艺术文 2 平行12 综合分=专业*750/300*70%+文化*30% 文541
艺术理 3 理532
湖南 艺术本科二批 不分文理 5 平行10 综合成绩=文化+专业 686
广东 艺术本科二批 不分文理 5 平行6 综合成绩=文化*40%+专业*2.5*60% 495
重庆 艺术本科A段 不分文理 5 平行9 综合成绩=文化/750*300*30%+专业*70% 208

2019届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就业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本科就业率为91.64%,硕士就业率为99.43%。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就业率及就业前景怎么样(含2021届就业质量报告)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开设完整专业汇总

类别 专业名称
经济学类(本) 经济统计学
金融学类(本) 金融工程
经济与贸易类(本) 国际经济与贸易
社会学类(本) 社会工作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英语

翻译

数学类(本) 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类(本) 应用物理学
地理科学类(本) 地理信息科学
大气科学类(本) 应用气象学

大气科学

统计学类(本) 统计学
机械类(本) 机械电子工程
电气类(本)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类(本)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通信工程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自动化类(本) 自动化

机器人工程

计算机类(本)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

软件工程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网络工程

信息安全

物联网工程

区块链工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网络空间安全

测绘类(本) 遥感科学与技术

测绘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工程管理
工商管理类(本) 人力资源管理

会计学

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

公共管理类(本) 行政管理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 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供应链管理

电子商务类(本) 电子商务
旅游管理类(本) 旅游管理

会展经济与管理

设计学类(本) 视觉传达设计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院校介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56年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优先培育高校。

学校现有航空港、龙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学校拥有馆藏丰富的图书馆和设施齐备的现代化体育场馆,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学校构建起“三段培养、两次分流,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具有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素质、系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现设有20个教学单位,57个本科专业,有26000余名全日制在校生。有3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13个;有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9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学校借鉴国际CDIO工程教育理念,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中国西部高校唯一的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

学校全面加强学科建设,学科特色与优势日益凸显。学校以信息学科、大气学科和经管学科为重点,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工、理、管、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融合发展。现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大气、信息、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群。

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全面服务气象、统计、国防等事业发展,全面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和四川省“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攀升。学校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2个、省市级科普和培训基地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175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6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

学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不断壮大。现有专任教师1400余人,其中博士600余人,高级职称近600人,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千人计划、天府万人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突贡专家等120余人次;有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气象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10余人,聘有100余名院士、长江、杰青等高层次专家为我校兼职教授。本校教师担任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20余人,比较有影响力的主要学术兼职46项。

学校认真贯彻国家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及“一带一路”对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40余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塞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建立4个国际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院),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成于大气,信达天下”的大学精神,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努力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QQ:3385433179举报邮箱: help@hengzhe.com
Copyright @ 2016 - 2024 恒折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21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