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地区分数线 | |||
| 专业 | 类别 | 最高分 | 最低分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工 | 576 | 535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工 | 605 | 577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理工 | 577 | 541 |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理工 | 574 | 533 | 
| 机械类(国家专项) | 理工 | 536 | 528 | 
| 自动化(国家专项) | 理工 | 548 | 518 | 
| 测控技术与仪器(国家专项) | 理工 | 522 | 521 | 
| 土木工程(国家专项) | 理工 | 521 | 482 | 
| 环境工程(国家专项) | 理工 | 522 | 514 | 
| 机械类(地方专项) | 理工 | 511 | 505 | 
| 自动化(地方专项) | 理工 | 524 | 508 | 
| 土木工程(地方专项) | 理工 | 510 | 482 |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地方专项) | 理工 | 531 | 513 |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体育理 | 131 | 119 |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体育文 | 132 | 129 | 
| 会计学 | 文史 | 535 | 495 | 
| 英语 | 文史 | 542 | 491 | 
| 思想政治教育 | 文史 | 509 | 487 | 
| 日语 | 文史 | 520 | 483 |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 | 文史 | 481 | 459 | 
| 机械类 | 理工 | 514 | 494 | 
| 自动化 | 理工 | 530 | 508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理工 | 512 | 498 | 
| 土木工程 | 理工 | 511 | 487 |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理工 | 552 | 517 | 
| 电子信息工程 | 理工 | 522 | 505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理工 | 507 | 493 | 
| 通信工程 | 理工 | 517 | 502 | 
| 软件工程 | 理工 | 523 | 501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工 | 526 | 509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理工 | 506 | 484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工 | 515 | 499 | 
| 工程管理 | 理工 | 506 | 483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工 | 504 | 483 | 
| 应用化学 | 理工 | 514 | 488 | 
| 能源化学工程 | 理工 | 511 | 484 | 
| 环境工程 | 理工 | 498 | 446 | 
| 机器人工程 | 理工 | 514 | 484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工 | 514 | 491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工 | 503 | 484 | 
| 金融工程 | 理工 | 507 | 486 | 
| 会计学 | 理工 | 525 | 498 | 
| 统计学 | 理工 | 505 | 484 | 
| 财务管理 | 理工 | 512 | 493 | 
|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 理工 | 495 | 484 | 
| 工商管理 | 理工 | 498 | 430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理工 | 577 | 422 |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理工 | 468 | 348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理工 | 512 | 493 |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 | 理工 | 467 | 367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理 | 403 | 340 | 
|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 专科理 | 417 | 346 | 
| 供用电技术 | 专科理 | 446 | 341 | 
| 火电厂集控运行 | 专科理 | 391 | 340 | 
| 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 | 专科理 | 378 | 340 |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文 | 613 | 570 | 
| 数字媒体艺术 | 艺术文 | 567 | 551 | 
| 广播电视编导 | 艺术文 | 324 | 285 | 
| 表演 | 艺术文 | 92 | 90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艺术文 | 565 | 548 | 
| 环境设计 | 艺术文 | 579 | 574 | 
| 环境设计 | 艺术理 | 539 | 528 | 
| 数字媒体艺术 | 艺术理 | 536 | 529 | 
| 广播电视编导 | 艺术理 | 341 | 292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艺术理 | 529 | 527 | 
| 表演 | 艺术理 | 85 | 85 |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理 | 530 | 530 | 
| 2020年东北电力大学河北地区分数线 | |||
| 专业 | 类别 | 最高分 | 最低分 | 
| 广播电视编导 | 艺术不分文理 | 542 | 517 |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不分文理 | 554 | 545 | 
| 环境设计 | 艺术不分文理 | 555 | 548 | 
| 数字媒体艺术 | 艺术不分文理 | 560 | 542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艺术不分文理 | 582 | 542 | 
| 表演 | 艺术不分文理 | 541 | 532 |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体育理 | 576 | 544 |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体育文 | 575 | 572 | 
| 会计学 | 文史 | 584 | 556 | 
| 英语 | 文史 | 557 | 554 | 
| 思想政治教育 | 文史 | 557 | 554 | 
| 日语 | 文史 | 565 | 553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工 | 623 | 606 | 
| 机械类 | 理工 | 602 | 588 | 
| 自动化 | 理工 | 623 | 606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理工 | 604 | 589 | 
| 土木工程 | 理工 | 600 | 597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工 | 631 | 625 |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理工 | 619 | 619 | 
| 电子信息工程 | 理工 | 625 | 620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理工 | 623 | 623 | 
| 通信工程 | 理工 | 613 | 612 | 
| 软件工程 | 理工 | 614 | 606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理工 | 603 | 603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理工 | 596 | 587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工 | 616 | 614 | 
| 工程管理 | 理工 | 613 | 590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工 | 612 | 612 | 
| 应用化学 | 理工 | 621 | 587 |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理工 | 602 | 602 | 
| 能源化学工程 | 理工 | 600 | 600 | 
| 环境工程 | 理工 | 590 | 590 | 
| 机器人工程 | 理工 | 613 | 597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工 | 610 | 593 | 
| 金融工程 | 理工 | 604 | 604 | 
| 会计学 | 理工 | 616 | 616 | 
| 统计学 | 理工 | 595 | 588 | 
|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 理工 | 599 | 599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理工 | 603 | 575 |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理工 | 575 | 569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理工 | 616 | 616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理工 | 465 | 445 | 
|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 专科理工 | 494 | 448 | 
| 供用电技术 | 专科理工 | 503 | 446 | 
| 火电厂集控运行 | 专科理工 | 449 | 442 | 
| 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 | 专科理工 | 445 | 442 | 
| 2020年东北电力大学江苏地区分数线 | |||
| 专业 | 类别 | 最高分 | 最低分 | 
| 广播电视编导 | 艺术不分文理 | 526 | 522 |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不分文理 | 507 | 498 | 
| 环境设计 | 艺术不分文理 | 500 | 496 | 
| 数字媒体艺术 | 艺术不分文理 | 499 | 495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艺术不分文理 | 498 | 473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工 | 371 | 367 | 
| 机械类 | 理工 | 356 | 353 | 
| 自动化 | 理工 | 370 | 358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理工 | 361 | 354 | 
| 土木工程 | 理工 | 369 | 355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工 | 374 | 372 |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理工 | 372 | 372 | 
| 电子信息工程 | 理工 | 371 | 358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理工 | 370 | 353 | 
| 通信工程 | 理工 | 370 | 361 | 
| 软件工程 | 理工 | 365 | 357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理工 | 363 | 363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工 | 362 | 358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理工 | 358 | 351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工 | 358 | 356 | 
| 工程管理 | 理工 | 357 | 354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工 | 356 | 356 | 
| 应用化学 | 理工 | 356 | 351 |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理工 | 356 | 354 | 
| 能源化学工程 | 理工 | 356 | 354 | 
| 环境工程 | 理工 | 355 | 354 | 
| 机器人工程 | 理工 | 355 | 351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工 | 354 | 354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工 | 354 | 352 | 
| 金融工程 | 理工 | 354 | 354 | 
| 会计学 | 理工 | 353 | 353 | 
| 统计学 | 理工 | 353 | 352 | 
| 财务管理 | 理工 | 353 | 353 | 
|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 理工 | 352 | 352 | 
| 工商管理 | 理工 | 352 | 351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理工 | 368 | 361 |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理工 | 357 | 350 | 
| 2020年东北电力大学山东地区分数线 | |||
| 专业 | 类别 | 最高分 | 最低分 | 
| 表演 | 高考改革艺术 | 87 | 84 | 
| 广播电视编导 | 高考改革艺术 | 523 | 520 | 
| 视觉传达设计 | 高考改革艺术 | 576 | 553 | 
| 环境设计 | 高考改革艺术 | 563 | 550 | 
| 数字媒体艺术 | 高考改革艺术 | 570 | 549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高考改革艺术 | 552 | 546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高考改革 | 593 | 578 | 
| 机械类 | 高考改革 | 584 | 571 | 
| 自动化 | 高考改革 | 596 | 587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高考改革 | 578 | 574 | 
| 土木工程 | 高考改革 | 583 | 569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高考改革 | 614 | 603 |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高考改革 | 603 | 600 | 
| 电子信息工程 | 高考改革 | 595 | 592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高考改革 | 574 | 569 | 
| 通信工程 | 高考改革 | 590 | 583 | 
| 软件工程 | 高考改革 | 594 | 586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高考改革 | 588 | 588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高考改革 | 594 | 592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高考改革 | 576 | 574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高考改革 | 596 | 584 | 
| 工程管理 | 高考改革 | 575 | 568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高考改革 | 590 | 575 | 
| 应用化学 | 高考改革 | 581 | 570 |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高考改革 | 593 | 578 | 
| 能源化学工程 | 高考改革 | 579 | 571 | 
| 环境工程 | 高考改革 | 578 | 576 | 
| 机器人工程 | 高考改革 | 589 | 578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高考改革 | 581 | 576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高考改革 | 580 | 574 | 
| 金融工程 | 高考改革 | 584 | 584 | 
| 会计学 | 高考改革 | 597 | 581 | 
| 财务管理 | 高考改革 | 576 | 576 | 
|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 高考改革 | 588 | 588 | 
| 工商管理 | 高考改革 | 581 | 581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高考改革 | 594 | 576 | 
| 英语 | 高考改革 | 575 | 556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高考改革 | 579 | 579 | 
| 思想政治教育 | 高考改革 | 587 | 565 | 
| 日语 | 高考改革 | 580 | 540 |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高考改革体育 | 605 | 598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高考改革 | 488 | 470 | 
|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 专科高考改革 | 480 | 469 | 
| 供用电技术 | 专科高考改革 | 474 | 469 | 
| 火电厂集控运行 | 专科高考改革 | 470 | 466 | 
| 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 | 专科高考改革 | 468 | 465 | 
点击查看东北电力大学历年各省市录取分数线
| 排名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等级 | 入选年份 | 
| 1 | 东北电力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国家级 | 2019 | 
| 2 | 东北电力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国家级 | 2019 | 
| 3 | 东北电力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2019 | 
| 4 | 东北电力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2019 | 
| 5 | 东北电力大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国家级 | 2020 | 
| 6 | 东北电力大学 | 应用化学 | 国家级 | 2020 | 
| 7 | 东北电力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国家级 | 2020 | 
| 8 | 东北电力大学 | 土木工程 | 国家级 | 2020 | 
| 9 | 东北电力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省级 | 2019 | 
| 10 | 东北电力大学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省级 | 2019 | 
| 11 | 东北电力大学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省级 | 2019 | 
| 12 | 东北电力大学 | 环境工程 | 省级 | 2019 | 
| 13 | 东北电力大学 | 会计学 | 省级 | 2019 | 
| 14 | 东北电力大学 | 英语 | 省级 | 2020 | 
| 15 | 东北电力大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省级 | 2020 | 
| 16 | 东北电力大学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省级 | 2020 | 
| 17 | 东北电力大学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省级 | 2020 | 
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吉林省吉林市。学校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原隶属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学校入选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己任,主动适应国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需求,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学校共有14个学院,51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8个学科门类。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能源动力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6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9个,其中一流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
学校有教职工15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6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人选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青年学者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拥有“教育部*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教学团队”1个。
学校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积极构筑并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方针,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学校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5个,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文科基地等30个。近年来,学校承担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5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吉林省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吉林省成果转化贡献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5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600余件,为推动科技进步以及电力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韩国、德国等国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和学术交流。1998年获批培养外国留学生。2000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2年,教育部批准学校与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1年,学校获批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实施院校。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受院校。
近年来,学校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一大批先进教师群体和以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为代表的优秀大学生群体。
“十四五”期间,学校以办人民满意大学,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校、质量优先、持续快速、特色发展、开放合作”战略,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