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校本部本科就业率为97.14%,硕士就业率为99.34%。医学院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2.13%,硕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8.81%。


| 院校基础信息 | 大连交通大学 | 长春工业大学 | 
| 综合排名 | 318 | 509 | 
| 所属地区 | 辽宁大连市 | 吉林长春市 | 
| 创办时间 | 1956年 | 1952年 | 
| 办学性质 | 公办 | 公办 | 
| 隶属于 | 省政府 | 省政府 | 
| 学科层次 | 本科 | 本科 | 
| 院校类型 | 理工 | 综合 | 
| 985 | - | - | 
| 211 | - | - | 
| 双一流A | - | - | 
| 双一流B | - | - | 
| 院系数 | 15 | 13 | 
| 专业数 | 50 | 60 | 
| 博士点 | 2 | 5 | 
| 硕士点 | 19 | 20 | 
| 男生占比 | 56 | 61 | 
| 女生占比 | 44 | 39 | 
1、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国家级)
2019-2020年度上海交通大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 序号 | 学院 | 专业名称 | 批次 | 
| 1 |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第一批 | 
| 2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第一批 | |
| 3 | 工程力学 | 第二批 | |
| 4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第一批 | 
| 5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第一批 | |
| 6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第二批 | |
| 7 | 工业工程 | 第二批 | |
| 8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第一批 | 
| 9 | 信息工程 | 第一批 | |
| 10 | 自动化 | 第一批 | |
| 1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第一批 | |
| 12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第二批 | |
| 13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第二批 | |
| 14 | 软件工程 | 第二批 | |
| 15 | 信息安全 | 第二批 | |
| 16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第一批 | 
| 17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第一批 | 
| 18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第一批 | 
| 19 | 航空航天学院 | 航空航天工程 | 第二批 | 
| 20 | 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第一批 | 
| 21 | 物理与天文学院 | 物理学 | 第一批 | 
| 22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 | 第一批 | 
| 23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第二批 | |
| 24 |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生物技术 | 第一批 | 
| 25 | 生物科学 | 第二批 | |
| 26 | 生物工程 | 第二批 | |
| 27 | 农业与生物学院 | 植物科学与技术 | 第二批 | 
| 28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第二批 | |
| 29 | 医学院 | 生物医学科学 | 第一批 | 
| 30 | 临床医学 | 第一批 | |
| 31 | 口腔医学 | 第一批 | |
| 32 | 预防医学 | 第二批 | |
| 33 | 护理学 | 第二批 | |
| 34 | 药学院 | 药学 | 第一批 | 
| 35 |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 | 第一批 | 
| 36 | 金融学 | 第二批 | |
| 37 | 会计学 | 第二批 | |
| 38 | 凯原法学院 | 法学 | 第一批 | 
| 39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第二批 | 
| 40 |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 行政管理 | 第二批 | 
| 41 | 媒体与传播学院 | 传播学 | 第一批 | 
| 42 | 文化产业管理 | 第二批 | |
| 43 | 设计学院 | 工业设计 | 第二批 | 
2、国家特色专业:微电子学、信息安全、信息工程、软件工程(设3个专业方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生物技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信息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业工程、医学检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土木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工程力学、生物工程、护理学、法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生物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3、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信息安全、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5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在新的历史节点,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目标。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建校伊始,学校即确立“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第一等人才”为教育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麻省理工”。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移转租界,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构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学校调整出相当一部分优势专业、师资设备,支持国内兄弟院校的发展。五十年代中期,学校又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3月两部分同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7月经国务院批准分别独立建制,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六七十年代,学校先后归属国防科委和第六机械工业部领导,积极投身国防人才培养和国防科研,为“两弹一星”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锐意推进改革:率先组成教授代表团访问美国,率先实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率先接受海外友人巨资捐赠等,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改革。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学校领导和师生代表,对学校的各项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国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上水平、创一流”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先后恢复和兴建了理科、管理学科、生命学科、法学和人文学科等。1999年,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至此,学校完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通过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双一流”工程的建设,学校高层次人才日渐汇聚,科研实力快速提升,实现了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与此同时,学校通过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办学,实施国际化战略取得重要突破。1985年开始闵行校区建设,历经30多年,已基本建设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并完成了办学重心向闵行校区的转移。学校现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浦东等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学校的各项办学指标大幅度上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交通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一百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逾40万各类优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工程技术专家和医学专家,如江泽民、陆定一、丁关根、汪道涵、钱学森、吴文俊、徐光宪、黄旭华、张光斗、黄炎培、邵力子、李叔同、蔡锷、邹韬奋、严隽琪、陈敏章、王振义、陈竺等。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200余位交大校友;在国家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有6位交大校友;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有4位来自交大。交大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最早的电机、最早的中文打字机等;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气垫船、第一艘水翼艇、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种原位肝手术、第一例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第一个大学翻译出版机构、数量第一的地方文献等,都凝聚着交大师生和校友的心血智慧。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年轻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崭露头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