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这些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广州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查询方式相关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是通过微信服务号、支付宝服务窗和ems手机app查询。
具体方法如下:通过微信关注ems公众号ems-cnpl,点击“服务”即可找到查询高考录取通知书入口;通过支付宝服务窗关注“ems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点击“我要查询”,即可找到查询高考录取通知书入口;下载ems手机app客户端,点击“查询”,即可找到查询高考录取通知书入口;登录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网(www.ems.con.cn),扫描二维码关注ems微信公众号及支付宝服务窗,或下载ems手机客户端。
2、是用报考时的手机号、准考证号、考生号和录取通知书邮件号进行查询。考生通过手机注册绑定(绑定的手机号码,必须与填报志愿时的号码一致),预留有效信息,就能随时收到ems的主动推送信息服务。
| 华南农业大学2021年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招生省份 | 招生年份 | 招生科目 | 招生批次 | 招生人数 | 
|---|---|---|---|---|---|---|
| 1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6 | 
| 2 | 经济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3 | 
| 3 | 金融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1 | 
| 4 | 金融学(创新实验班CFA;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 | 
| 5 | 金融学(国际班,“2+2”培养模式,第一、二学年在华南农业大学培养,第三、四学年在英国邓迪大学、奥斯特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堪培拉大学、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培养(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及合作大学要求确定国外学习高校),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全英教学,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慎重报考)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0 | 
| 6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 | 
| 7 | 法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1 | 
| 8 | 社会工作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0 | 
| 9 | 汉语言文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6 | 
| 10 | 英语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8 | 
| 11 | 日语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 | 
| 12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 | 
| 13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81 | 
| 14 | 应用化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6 | 
| 15 | 地理信息科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86 | 
| 16 | 海洋科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0 | 
| 17 | 海洋科学(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0 | 
| 18 | 生物科学(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8 | 
| 19 | 生物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不招色盲色弱)(“4+0”培养模式,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四年均在华南农业大学学习,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全英教学,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慎重报考)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6 | 
| 20 | 生物科学(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班)(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8 | 
| 21 | 生物技术(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5 | 
| 22 | 生物技术(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5 | 
| 23 | 生态学(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5 | 
| 24 | 生态学(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6 | 
| 25 | 统计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 | 
| 26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91 | 
| 27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0 | 
| 28 | 工业设计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7 | 
| 29 | 工业设计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5 | 
| 30 | 车辆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6 | 
| 31 | 车辆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0 | 
| 32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0 | 
| 33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0 | 
| 34 | 材料化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5 | 
| 35 | 材料化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0 | 
| 36 |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 | 
| 3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07 |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89 | 
| 39 | 电子信息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0 | 
| 40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77 | 
| 41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7 | 
| 42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5 | 
| 43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76 | 
| 44 | 人工智能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83 | 
| 45 | 自动化类(新工科创新实验班)(08020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5.工业设计+080207.车辆工程+0806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803.机器人工程)(第三学期专业分流)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0 | 
| 46 | 机器人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 | 
| 4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71 | 
| 48 | 软件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20 | 
| 49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 | 
| 50 | 土木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87 | 
| 51 | 土木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0 | 
| 52 | 水利水电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5 | 
| 53 | 水利水电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 | 
| 54 | 测绘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4 | 
| 55 | 制药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8 | 
| 56 | 制药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0 | 
| 57 | 包装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0 | 
| 58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1 | 
| 59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丁颖创新班)(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4 | 
| 60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6 | 
| 61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0 | 
| 62 | 家具设计与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0 | 
| 63 | 家具设计与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0 | 
| 64 | 环境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0 | 
| 65 | 环境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0 | 
| 66 | 环境科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2 | 
| 67 | 环境科学(国际班,“2+2”培养模式,第一、二学年在华南农业大学培养,第三、四学年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培养,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全英教学,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慎重报考)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0 | 
| 68 | 环境科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5 | 
| 69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丁颖创新班)(转氨酶正常)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7 | 
| 70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不招色盲色弱,转氨酶正常)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72 | 
| 71 | 食品质量与安全(中外合作办学)(转氨酶正常)(“4+0”培养模式,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四年均在华南农业大学学习,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全英教学,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慎重报考)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4 | 
| 72 | 食品质量与安全(不招色盲色弱,转氨酶正常)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 | 
| 73 | 建筑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7 | 
| 74 | 城乡规划(乡村振兴)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7 | 
| 75 | 城乡规划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0 | 
| 76 | 风景园林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0 | 
| 77 | 风景园林(国际班,“3+2”模式,第一至三学年在华南农业大学培养,第四、五学年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培养,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全英教学,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慎重报考)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0 | 
| 78 | 生物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 | 
| 79 | 生物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0 | 
| 80 | 农学(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0 | 
| 81 | 农学(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6 | 
| 82 | 农学(丁颖创新班)(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2 | 
| 83 | 园艺(中外合作办学)(不招色盲色弱)(“4+0”培养模式,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四年均在华南农业大学学习,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全英教学,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慎重报考)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6 | 
| 84 | 园艺(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9 | 
| 85 | 园艺(丁颖创新班)(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1 | 
| 86 | 植物保护(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0 | 
| 87 | 植物保护(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0 | 
| 88 | 植物保护(丁颖创新班)(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3 | 
| 89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9 | 
| 90 | 茶学(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0 | 
| 91 | 茶学(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1 | 
| 92 | 农业资源与环境(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5 | 
| 93 | 农业资源与环境(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2 | 
| 94 |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0 | 
| 95 | 动物科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0 | 
| 96 | 动物科学(温氏班)(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6 | 
| 97 | 动物科学(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8 | 
| 98 | 蚕学(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 | 
| 99 | 动物医学(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27 | 
| 100 | 动物医学(丁颖创新班)(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7 | 
| 101 | 动物药学(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2 | 
| 102 | 林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0 | 
| 103 | 林学(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8 | 
| 104 | 园林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0 | 
| 105 | 森林保护(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7 | 
| 106 | 水产养殖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0 | 
| 107 | 水产养殖学(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7 | 
| 108 | 草业科学(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3 | 
| 109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5 | 
| 110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9 | 
| 111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5 | 
| 112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 | 
| 113 | 工商管理类(120201.工商管理+120202.市场营销+120206.人力资源管理)(第三学期专业分流)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8 | 
| 114 | 工商管理类(120201.工商管理+120202.市场营销+120203.会计学+120206.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班,第三学期专业分流,“2+2”培养模式,第一、二学年在华南农业大学培养,第三、四学年在英国邓迪大学、奥斯特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堪培拉大学、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培养(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及合作大学要求确定国外学习高校),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全英教学,请非英语语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0 | 
| 115 | 会计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0 | 
| 116 | 会计学(创新实验班ACCA;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 | 
| 117 | 农林经济管理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0 | 
| 118 | 农林经济管理(丁颖创新班)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6 | 
| 119 | 公共管理类(120401.公共事业管理+120402.行政管理+120403.劳动与社会保障)(第三学期专业分流)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4 | 
| 120 | 土地资源管理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8 | 
| 121 | 旅游管理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8 | 
| 12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11 | 
| 123 | 金融学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60 | 
| 124 | 金融学(创新实验班CFA;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0 | 
| 125 | 金融学(国际班,“2+2”培养模式,第一、二学年在华南农业大学培养,第三、四学年在英国邓迪大学、奥斯特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堪培拉大学、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学习(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及合作大学要求确定国外学习高校),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全英教学,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慎重报考)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90 | 
| 126 | 法学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190 | 
| 127 | 社会工作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60 | 
| 128 | 汉语言文学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170 | 
| 129 | 英语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346 | 
| 130 | 日语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3 | 
| 131 | 历史学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77 | 
| 132 | 食品质量与安全(中外合作办学)(“4+0”培养模式,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四年均在华南农业大学学习,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全英教学,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慎重报考)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 | 
| 133 | 建筑学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0 | 
| 134 | 城乡规划(乡村振兴)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0 | 
| 135 | 城乡规划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0 | 
| 136 | 风景园林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38 | 
| 137 | 风景园林(国际班,“3+2”模式,第一至三学年在华南农业大学培养,第四、五学年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培养,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全英教学,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慎重报考)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0 | 
| 138 | 茶学(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 | 
| 139 | 园林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78 | 
| 140 | 工商管理类(120201.工商管理+120202.市场营销+120206.人力资源管理)(第三学期专业分流)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149 | 
| 141 | 工商管理类(120201.工商管理+120202.市场营销+120203.会计学+120206.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班,第三学期专业分流,“2+2”培养模式,第一、二学年在华南农业大学培养,第三、四学年在英国邓迪大学、奥斯特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堪培拉大学、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学习(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及合作大学要求确定国外学习高校),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全英教学,请非英语语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110 | 
| 142 | 会计学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8 | 
| 143 | 会计学(创新实验班ACCA;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35 | 
| 144 | 农林经济管理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15 | 
| 145 | 农林经济管理(丁颖创新班)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10 | 
| 146 | 公共管理类(120401.公共事业管理+120402.行政管理+120403.劳动与社会保障)(第三学期专业分流)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345 | 
| 147 | 土地资源管理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70 | 
| 148 | 旅游管理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30 | 
广州大学院校介绍
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成长。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主动对接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和开放,按照内涵建设、创新引领、特色发展、开放办学的发展理念,聚焦新工科、新师范、新文科建设,积极探索新医科发展,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两个校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9788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6083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设有27个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1年本科招生专业71个,其中理工类专业39个、人文社科类专业24个、艺术类专业8个。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通过培育与引进并举,基本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217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01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职务者1364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414人。现有全职两院院士4人、特聘院士3人、双聘院士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青年长江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7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9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3人;“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1个,“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广东特支计划”领军人才6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学名师4人、青年文化英才1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2人、青年珠江学者10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8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含广州市杰出专家、优秀专家、优秀青年后备人才)195人。
学校坚持重大需求导向,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深化人文、社会科学、理科类优势学科内涵建设,强化师范教育、艺术类学科特色建设,突出面向新科技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需求的新工科建设,探索拓展以生物医药、基因编辑、生物信息、脑科学等为重点主攻方向的新医科。现已形成由4个省“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16个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构成的重点建设学科体系。以土木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电子与通讯工程、资源与环境、材料工程、经济与社会管理、岭南文化与艺术、师范教育等为代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在软科2020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榜单中,网络空间安全列全国第4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为人才培养目标,设立“文体艺语”四个公共素质教育中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广大底色的创新型人才。学校现有3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3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10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1个省级教学团队;获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广大“金课”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现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系列精品课程66门,校级系列精品课程171门,与世界高水平大学课程互联和学分互认的课程200门。实施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组建33个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近3年本科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为90.9%,用人单位总体满意度达98.7%。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三创营”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创新创业竞赛成绩位居广东高校乃至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科技创新战略,面向产业和经济社会主战场,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布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穗深港澳创新走廊上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格局。设立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积极谋划在南沙的新发展。现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含培育基地)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1个。在城市基础设施减震防灾与安全、网络空间先进技术、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智慧交通、天体物理、分析科学技术、环境工程、清洁能源材料、应用数学、生物计算、分子遗传与进化、生物计算、基因编辑、地理科学、岭南文化艺术、区域发展等领域组建了一批科研团队。2020年全校科研经费投入10.92亿元;2018、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排名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前80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2019年位列全国第28位;近三年连续获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与课题共12项、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1项。2016年以来,共申请国际、国内专利2297项,授权专利1134项,连续荣获广州市专利大户荣誉称号。论文质量稳步提升,发表在《Science》《Nature》等期刊上的论文数不断增加,学校2019年SCIE/SSCI、CSSCI发文量2233篇,ESI高被引论文总量148篇。近五年,学校获得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和社科奖励101项。不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高校、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及与风投资本对接,促进“双创”科技成果在大湾区的转化。2016年以来,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151项,新增产学研合作平台46个,加入产学研协同合作联盟22个,共建研发中心50多个、实习基地300多个。与广州无线电集团、广州越秀集团、广东丝绸纺织集团、广州智能装备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腾讯科技、华为、360集团、阿里云计算等近百家大型企业新建合作关系。减振抗震、声像灯光、网络安全和水环境技术等一批创新成果在广州塔、港珠澳大桥等国内重大工程或企业中得到充分应用。咨政建言作用日益凸显,一批研究报告得到采纳应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依托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的国际影响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展国际化办学格局。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筹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发起成立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目前,联盟成员大学已增至13所;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了中意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广州大学--林雪平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基尔大学基因干扰与应用联合研究中心等15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华盛顿大学、海德堡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昆士兰大学、西澳大学、帕多瓦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合作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境外学习”计划和博士生联合培养等项目。近三年来,共选派资助3500余名学生出国交流学习。分别与美国卫斯理安学院、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伊朗马赞德兰大学联合举办孔子学院。
博学笃行、与时俱进。广州大学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坚持*,立足广东,强化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服务广州建设引领型全球城市的使命担当,不断追求学术卓越,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与广州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与广州城市地位相得益彰,具有学科、城市区域和国际化特色的高水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