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黑龙江工商学院选科要求山东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名单 | 年份 | 省份 | 专业名称 | 选科要求(/代表或,+代表且) |
黑龙江工商学院 | 2020 | 山东 | 会计学 | 不限 |
黑龙江工商学院 | 2020 | 山东 | 财务管理 | 不限 |
黑龙江工商学院本专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 ||||
资助项目 | 资助金额 | 资助人数或比例 | ||
国家资助 | 国家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8000元 | 根据下达名额确定,每年9人左右 |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5000元 | 约占大二及以上在校生人数的4.5% | ||
国家助学金 | 每人每年:一等4300元;二等3300元;三等2300元 | 约占在校生比例的20% | ||
国家助学贷贷款 | 根据学费加住宿费确定,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 无限制 | ||
基层就业国家资助 | 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 | 无限制 | ||
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 |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 根据征兵部门下达名额确定 | ||
新生入学资助项目 | 就读本省院校的新生每人500元,就读省外院校的新生每人1000元 | 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布等情况确定 | ||
绿色通道 | 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暂缓交纳学费。入学后,高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 无限制 | ||
地方政府资助 | 黑龙江省基层就业资助 | 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本专科上限0.8万元/生/年,研究生上限1.2万元/生/年 | 无限制 | |
黑龙江省高校特殊困难学生价格 临时补贴 | 按照高校所在地市物价指数确定时限和补贴标准 | 按照特殊困难实际学生人数 | ||
校内资助 | 临时困难资助 | 原则上每位学生一个学期只能申请一次临时困难资助, 每人每次最高资助数额不超过 5000 元,特殊情况下的困难资助由学校另行研究决定。 | 结合实际工作,暂无限制 | |
校内奖学金 | 奖学金 | 每人每年:一等600元;二等400元;三等200元 | 在评年级的10%(一等2%,二等3%,三等5%) | |
勤工助学 | 固定岗位:每月约300-500元;临时岗位:每小时12元不等 | 每学期约提供100个岗位 | ||
学费减免 | 结合实际情况,一事一议 | 结合实际情况,一事一议 | ||
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求职补贴 | 1000元/人 | 无限制 | ||
新生入学爱心礼包 | 每人一份,包含入学必备的生活用品等 | 100人左右 | ||
爱心甜点、爱心晚餐、节日聚餐 | 依据情况,每人一份 | 结合实际情况,一事一议 | ||
根据2020年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整理,黑龙江工商学院在黑龙江省的2020年最低录取分如下:文科最低录取分为374分,最低录取位次为26583名;理科最低录取分为342分,最低录取位次为78064名。
黑龙江工商学院本科就业率为91.05%。
黑龙江工商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成立于2002年,前身为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2015年5月,转设更名为黑龙江工商学院。学校的举办者是哈尔滨祥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刘来祥教授出任学校理事会理事长、校长。刘来祥是中国人民大学博士,他用教育家的勇气与担当,汇聚教育资金,创办学校,同时以经济学家的智慧和审慎,推动高教转型,在2019年组建了立德教育集团,并成功在香港上市,为学校持续优化办学环境,提升综合竞争力提供保障。
学校立足龙江,面向全国,形成“两省三地 南北呼应”的新办学空间格局,在哈尔滨市拥有松北校区和哈南校区,在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建有产教融合园区暨黑龙江省大学生“长三角”就业创业基地。
学校占地总面积62.8万m?,建筑面积30.86万m?;总资产25.8亿元,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8000万元;纸质图书82.8万册,电子图书161.355万册,数据库20个。
学校面向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13000余人,建校以来已为国家输送了5万余高素质人才。学校设有6个二级学院,3个教学部,共设有2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其中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土木工程三个专业(方向)填补了省内轨道交通类本科专业的空白。学校是黑龙江省软件学会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理事单位。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815人,其中专任教师560人,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235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292,其中博士39人。近三年来,教师承担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1项,教育部“高校科研诚建设”基金项目2项,省级以上课题116项,获得专利182项,出版教材及专著178部。以“商务+联合教学团队”为代表的多名教师指导百余名学生连续四年在“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中获一等奖、特等奖,连续四年包揽“学创杯”省赛共16个一等奖;教师指导学生在“挑战者杯”、“蓝桥杯”等国家级专业学科竞赛中获三等奖及以上130余项。
学校秉承“求知原本 崇德尚用”校训和“问学正知、探究正理、践行正道、习练正用”校风,坚持“育人为本、提升内涵、开放创新、错位发展”的办学思路,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机制活校”的治校方略,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坚定不移地培育和践行*,探索出一套主流价值深入人心、文化传统根基深厚、学术创新氛围浓郁、校园环境优雅宜人、文化服务影响深远的校园文化体系。学校着力打造的文化育人品牌——“读、写、讲、用”四维一体文化育人工作项目,被教育部评为 2020 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精品建设项目。
学校的办学成就得到各级领导的赞誉和社会的肯定,时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副主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时任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郭春鸣,黑龙江省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赵敏,省人大原副主任董浩,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国刚,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刘吉臻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军院士等领导、专家来校视察时,对学校办学成就给予肯定。
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了一所学科专业齐全、各项设施完善、师资人才充沛、管理科学规范、社会声誉良好的应用型大学。2005年学校被评定为全国百所一类较好层次独立学院,同时被选为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常务理事单位和副理事长单位、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2007年被评为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2008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金牌服务院校;2009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服务金奖单位;201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2012年获评中国教育改革卓越成就奖单位;2013年获评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2017年获评黑龙江省高校系统“文明校园”称号,2019年获评黑龙江省高校系统“文明校园标兵”称号;2019年获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2020年获评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党建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21年获评为首批“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性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