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本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华南师范大学奖助学金设置情况内容,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华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 |||||
| 资助项目 | 资助金额 | 资助人数或比例 | |||
| 国家资助 | 国家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8000元 | 全国每年奖励5万名 | ||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5000元 | 约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总数的3% | |||
| 国家助学金 | 每生每年2000-4000元,分为2-3档,原则上人均不低于人均3300元/年。 | 约为全日制本科(含预科)在校生总数的15% | |||
| 国家助学贷贷款 | 根据学费加住宿费确定,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 无限制 | |||
| 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 |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 根据征兵部门下达名额确定 | |||
| 绿色通道 | 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暂缓交纳学费。入学后,学校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 无限制 | |||
| 地方政府资助 | 广东省大学新生资助 | 每人不超过6000元 |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 ||
| 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资助 | 每生每年10000元 |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 |||
| 广东省“南粤扶残助学工程”资助 | 专科生一次性每人资助10000元本科生一次性每人资助15000元 |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 |||
| 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兵役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及退役复学后学费减免政策 | 本专科生每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每学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低于8000元的,可按照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两者就高的原则,实行补偿或代偿。 |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 |||
| 国家退役士兵教育资助政策 | 学费减免标准为每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 |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 |||
| 广东省参加“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 在校学习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可申请财政代偿 |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 |||
| 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 | 退费标准为本专科每生每年8000元(艺术类和特殊教育12000元) |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 |||
| 广东省粤东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资助 | 每生每年20000元 | 根据实际招生及入读学生名额确定 | |||
| 港澳及华侨本科学生奖学金 | 特等奖8000元一等奖6000元二等奖5000元三等奖4000元 | 根据有关单位分配的名额确定 | |||
| 台湾本科学生奖学金 | 特等奖8000元一等奖6000元二等奖5000元三等奖4000元 | 根据有关单位分配的名额确定 | |||
| 西藏生免费教育补助 | 按照西藏自治区区内高校免费学生的免费项目与标准执行教育补助政策,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学费2800元,住宿费800元,生活费补助3000元。 | 根据有关单位分配的名额确定 | |||
| 新疆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助学金 | 每生每年的资助金额根据当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拨付资金统筹确定 | 根据有关单位分配的名额确定 | |||
| 学校资助 | 困难补助 | 临时困难补助 | 酌情给予500-5000元一次性临时困难补助 | 无限制 | |
| 临时困难补助(国助专项) | 每生每年2000元 |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 |||
| “暖冬棉被”项目 | 棉被一套 |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 |||
| 困难学生生活补助 | 1000-5000元不等 |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 |||
| 困难学生伙食补助 | 200元-2000元不等 |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 |||
| 困难毕业生求职就业专项补助 | 500元-1000元不等 |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 有修改 | ||
| 春节留校学生慰问金 | 100-200元 |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 |||
| 孤儿中秋慰问 | 300元 |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 |||
| 校内奖学金 | 优秀学生奖学金 | 综合奖一等奖3000元综合奖二等奖2000元综合奖三等奖1000元单项奖1000元第四学年奖学金按上述标准的50%发放 | 本年级本专业学生总人数的20%(综合奖一等奖2%,综合奖二等奖5%,综合奖三等奖7%,单项奖6%) | ||
| 学生创新奖 | 特等奖3000元一等奖2000元二等奖1200元三等奖800元优秀奖300元 |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 |||
| 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荣誉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3000元 | 100名 | |||
| 雪莲奖学金 | 一等奖3000元二等奖2000元三等奖1000元 | 全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人数的30%(一等奖5%,二等奖10%,三等奖15%) | |||
| “十佳励儒学子”“十佳鸿鹄学子” | / | “十佳励儒学子”10名“十佳鸿鹄学子”10名 | |||
| 校内助学金 | 雪莲助学金 | 一等奖3000元二等奖2000元三等奖1000元 | 一等奖占全校预科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人数的30%,二等奖占全校预科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人数的30%,三等奖视具体情况而定 | ||
| 新生专项助学金 | 一等资助新生第一学年的全部学费,最高不超过6000元二等资助新生第一学年的部分学费,为2000元三等资助新生第一学年的部分学费,为1000元 |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 |||
| 启航助学金 | 500-10000元不等 |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 有修改 | ||
| 勤工助学 | 勤工助学酬金标准按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执行 | 无限制 | |||
| 发展型资助 | 青云计划 | / | 60名 | ||
| 鸿鹄行 | / | 60-80名 | |||
| 自强社 | / | 无限制 | |||
| 社会资助 | 社会奖学金(视资助具体情况调整资助标准) | 叶圣陶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3000元 | 10名 | |
| 章文晋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2000元 | 10名 | |||
| 翰墨华章奖学金 | 一等奖1000元二等奖500元三等奖300元 | 约60名 | |||
| 社会助学金(视资助具体情况调整资助标准) | 新生教材减免 | 一年级第一学期教材费 | 约250名 | ||
| 郑莫文助学金 | 每生每年5000元,连续资助四年 | 10名 | |||
| 仲明助学金 | 一次性资助5000元 | 约20名 |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大类 | 专业类型 | 
|---|---|---|---|
| 1 | 教育技术学 | 教育学类 | 本科 | 
| 2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数学类 | 本科 | 
| 3 | 化学 | 化学类 | 本科 | 
| 4 | 汉语言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 5 | 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 | 计算机类 | 本科 | 
| 6 | 信息与计算科学(中澳联合培养) | 数学类 | 本科 | 
| 7 | 电子信息工程(中澳联合培养)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 8 | 金融学(中外合作) | 金融学类 | 本科 | 
| 9 | 法语(中法联合培养)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 10 | 财务管理(中澳联合培养)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 11 | 财务管理(中美联合培养)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 12 | 网络与新媒体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 | 
| 13 | 金融工程(中英联合培养) | 金融学类 | 本科 | 
| 14 | 电子商务(中澳联合培养) | 电子商务类 | 本科 | 
| 15 | 英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 16 | 思想政治教育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本科 | 
| 17 | 物理学 | 物理学类 | 本科 | 
| 18 | 地理科学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 | 
| 1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类 | 本科 | 
| 20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政治学类 | 本科 | 
| 21 | 社会工作 | 社会学类 | 本科 | 
| 22 | 新闻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 | 
| 23 | 传播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 | 
| 24 | 翻译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 25 | 俄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 26 | 日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 27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 | 
| 28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 | 
| 29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旅游管理类 | 本科 | 
| 30 | 酒店管理 | 旅游管理类 | 本科 | 
| 31 | 旅游管理 | 旅游管理类 | 本科 | 
| 32 | 公共事业管理 | 公共管理类 | 本科 | 
| 33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类 | 本科 | 
| 34 | 管理科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 35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 
| 36 | 金融学 | 金融学类 | 本科 | 
| 37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与贸易类 | 本科 | 
| 38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 39 | 人力资源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 40 | 会计学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 41 | 物流管理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本科 | 
| 42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类 | 本科 | 
| 43 | 财务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 44 | 法学 | 法学类 | 本科 | 
| 45 | 汉语言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 46 | 编辑出版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 | 
| 47 | 文化产业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 48 | 应用心理学 | 心理学类 | 本科 | 
| 49 | 金融数学 | 金融学类 | 本科 | 
| 50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数学类 | 本科 | 
| 51 | 应用统计学 | 统计学类 | 本科 | 
| 52 | 地理信息科学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 | 
| 53 | 生物技术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 | 
| 54 | 生物工程 | 生物工程类 | 本科 | 
| 55 | 网络工程 | 计算机类 | 本科 | 
| 56 | 材料物理 | 材料类 | 本科 | 
| 57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 58 | 通信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 59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 60 | 信息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 61 | 环境科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 62 | 环境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 63 | 材料化学 | 材料类 | 本科 | 
| 64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材料类 | 本科 | 
| 65 | 软件工程 | 计算机类 | 本科 | 
| 66 | 历史学(师范) | 历史学类 | 本科 | 
| 67 | 教育学(师范) | 教育学类 | 本科 | 
| 68 | 小学教育(师范) | 教育学类 | 本科 | 
| 69 | 学前教育(师范) | 教育学类 | 本科 | 
| 70 | 特殊教育(师范) | 教育学类 | 本科 | 
| 71 | 英语(师范)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 72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数学类 | 本科 | 
| 73 | 生物科学(师范)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 | 
| 74 | 地理科学(师范)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 | 
| 75 | 教育技术学(师范) | 教育学类 | 本科 | 
| 7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 计算机类 | 本科 | 
| 77 | 心理学(师范) | 心理学类 | 本科 | 
| 78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本科 | 
| 79 | 美术学(师范) | 美术学类 | 本科 | 
| 80 | 视觉传达设计 | 设计学类 | 本科 | 
| 81 | 环境设计 | 设计学类 | 本科 | 
| 82 | 数字媒体艺术 | 设计学类 | 本科 | 
| 83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 84 | 化学(师范) | 化学类 | 本科 | 
| 85 | 音乐学(师范)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本科 | 
| 86 | 音乐表演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本科 | 
| 87 | 体育教育(师范) | 体育学类 | 本科 | 
| 88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体育学类 | 本科 | 
| 89 | 运动训练 | 体育学类 | 本科 | 
| 90 | 舞蹈学(师范)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本科 | 
| 91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本科 | 
| 92 | 社会体育 | - | 本科 | 
| 93 | 哲学 | 哲学类 | 本科 | 
| 94 | 人工智能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 95 | 音乐学(特需器乐)(师范)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本科 | 
华南师范大学在广东招生计划专业目录和招生人数如下
1、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在广东2021年高考物理类招生计划人数为7人;
2、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在广东2021年高考物理类招生计划人数为4人;
3、华南师范大学金融学专业在广东2021年高考物理类招生计划人数为28人;
4、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广东2021年高考物理类招生计划人数为29人;
5、华南师范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广东2021年高考历史类招生计划人数为30人;
6、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广东2021年高考历史类招生计划人数为17人;
| 华南师范大学2021年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招生省份 | 招生年份 | 招生科目 | 招生批次 | 招生人数 | 
|---|---|---|---|---|---|---|
| 1 | 学前教育(师范,定向至湛江市廉江市)(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7 | 
| 2 | 学前教育(师范,定向至茂名市信宜市)(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2 | 
| 3 | 学前教育(师范,定向至茂名市化州市)(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 | 
| 4 | 学前教育(师范,定向至汕尾市海丰县)(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 | 
| 5 | 学前教育(师范,定向至汕尾市陆河县)(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4 | 
| 6 | 学前教育(师范,定向至清远市连州市)(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4 | 
| 7 | 学前教育(师范,定向至云浮市郁南县)(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3 | 
| 8 | 小学教育(师范,定向至惠州市惠东县)(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29 | 
| 9 | 小学教育(师范,定向至汕尾市海丰县)(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13 | 
| 10 | 小学教育(师范,定向至汕尾市陆丰市)(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27 | 
| 11 | 小学教育(师范,定向至汕尾市陆河县)(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9 | 
| 12 | 小学教育(师范,定向至河源市东源县)(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13 | 
| 13 | 小学教育(师范,定向至河源市连平县)(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3 | 
| 14 | 小学教育(师范,定向至河源市紫金县)(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4 | 
| 15 | 小学教育(师范,定向至清远市连州市)(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2 | 
| 16 | 哲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8 | 
| 17 | 经济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1 | 
| 18 | 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阿伯丁大学中外合作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5 | 
| 19 | 金融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8 | 
| 20 | 金融工程(中外联合培养创新班,在国内学习期间,另需缴纳中外联合培养专业培训费18000元/生·学年;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0 | 
| 21 | 金融数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0 | 
| 2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8 | 
| 23 | 法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0 | 
| 24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0 | 
| 25 | 社会工作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 | 
| 26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马克思主义学院)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0 | 
| 27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0 | 
| 28 | 教育学(师范)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8 | 
| 29 | 教育技术学(师范)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9 | 
| 30 | 教育技术学(师范)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0 | 
| 31 | 教育技术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5 | 
| 32 | 学前教育(师范)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7 | 
| 33 | 小学教育(师范)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1 | 
| 34 | 特殊教育(师范)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 | 
| 35 | 特殊教育(师范)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 | 
| 36 | 英语(师范)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0 | 
| 37 | 英语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8 | 
| 38 | 俄语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 | 
| 39 | 法语(中外联合培养创新班,在国内学习期间,另需缴纳中外联合培养专业培训费18000元/生·学年;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5 | 
| 40 | 日语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 | 
| 41 | 翻译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 | 
| 42 | 新闻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1 | 
| 43 | 传播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 | 
| 44 | 网络与新媒体(中外联合培养创新班,在国内学习期间,另需缴纳中外联合培养专业培训费18000元/生·学年;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0 | 
| 45 | 网络与新媒体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6 | 
| 46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23 | 
| 47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0 | 
| 48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0 | 
| 49 | 物理学(师范)(不招色盲)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94 | 
| 50 | 化学(师范)(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40 | 
| 51 | 化学(师范)(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5 | 
| 52 | 地理科学(师范)(不招色盲)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1 | 
| 53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不招色盲)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8 | 
| 54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不招色盲)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3 | 
| 55 | 地理信息科学(不招色盲)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8 | 
| 56 | 生物科学(师范)(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 | 
| 57 | 生物技术(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7 | 
| 58 | 心理学(师范)(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8 | 
| 59 | 应用心理学(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0 | 
| 60 | 应用统计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2 | 
| 61 | 材料物理(入学后只允许在汕尾校区各专业间申请转专业)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0 | 
| 62 | 材料化学(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6 | 
| 63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0 | 
| 64 | 电子信息工程(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80 | 
| 65 | 通信工程(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80 | 
| 66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99 | 
| 67 | 信息工程(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 | 
| 68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70 | 
| 69 | 人工智能(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阿伯丁大学中外合作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 | 
| 70 | 人工智能(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00 | 
| 7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6 | 
| 7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10 | 
| 73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阿伯丁大学中外合作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80 | 
| 74 | 软件工程(中外联合培养创新班,在国内学习期间,另需缴纳中外联合培养专业培训费18000元/生·学年;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0 | 
| 75 | 软件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00 | 
| 76 | 网络工程(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1 | 
| 77 | 物联网工程(入学后只允许在汕尾校区各专业间申请转专业)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0 | 
| 78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入学后只允许在汕尾校区各专业间申请转专业)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0 | 
| 79 | 环境工程(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0 | 
| 80 | 环境科学(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6 | 
| 81 | 生物工程(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4 | 
| 82 | 管理科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 | 
| 83 | 管理科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 | 
| 84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阿伯丁大学中外合作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 | 
| 85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9 | 
| 86 | 会计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5 | 
| 87 | 财务管理(中外联合培养创新班,在国内学习期间,另需缴纳中外联合培养专业培训费18000元/生·学年;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0 | 
| 88 | 财务管理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0 | 
| 89 | 财务管理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0 | 
| 90 | 人力资源管理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8 | 
| 91 | 文化产业管理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5 | 
| 92 | 公共事业管理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7 | 
| 93 | 行政管理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7 | 
| 94 | 物流管理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8 | 
| 95 | 电子商务(中外联合培养创新班,在国内学习期间,另需缴纳中外联合培养专业培训费18000元/生·学年;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0 | 
| 96 | 电子商务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5 | 
| 97 | 旅游管理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8 | 
| 98 | 酒店管理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0 | 
| 99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8 | 
| 100 | 学前教育(师范,定向至湛江市廉江市)(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 | 6 | 
| 101 | 学前教育(师范,定向至茂名市信宜市)(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 | 3 | 
| 102 | 学前教育(师范,定向至茂名市化州市)(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 | 5 | 
| 103 | 学前教育(师范,定向至汕尾市海丰县)(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 | 5 | 
| 104 | 学前教育(师范,定向至汕尾市陆河县)(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 | 4 | 
| 105 | 学前教育(师范,定向至清远市连州市)(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 | 4 | 
| 106 | 学前教育(师范,定向至清远市连山县)(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 | 1 | 
| 107 | 学前教育(师范,定向至云浮市郁南县)(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 | 2 | 
| 108 | 小学教育(师范,定向至惠州市惠东县)(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 | 13 | 
| 109 | 小学教育(师范,定向至汕尾市海丰县)(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 | 7 | 
| 110 | 小学教育(师范,定向至汕尾市陆丰市)(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 | 13 | 
| 111 | 小学教育(师范,定向至汕尾市陆河县)(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 | 4 | 
| 112 | 小学教育(师范,定向至河源市东源县)(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 | 7 | 
| 113 | 小学教育(师范,定向至河源市连平县)(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 | 2 | 
| 114 | 小学教育(师范,定向至河源市紫金县)(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 | 2 | 
| 115 | 小学教育(师范,定向至清远市连州市)(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 | 2 | 
| 116 | 哲学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30 | 
| 117 | 经济学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17 | 
| 118 | 金融学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0 | 
| 119 | 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阿伯丁大学中外合作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35 | 
| 120 | 金融工程(中外联合培养创新班,在国内学习期间,另需缴纳中外联合培养专业培训费18000元/生·学年;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30 | 
| 12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3 | 
| 122 | 法学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115 | 
| 123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17 | 
| 124 | 社会工作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14 | 
| 125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马克思主义学院)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8 | 
| 126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39 | 
| 127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8 | 
| 128 | 教育学(师范)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3 | 
| 129 | 学前教育(师范)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9 | 
| 130 | 小学教育(师范)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 | 
| 131 | 特殊教育(师范)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3 | 
| 132 | 特殊教育(师范)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0 | 
| 133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94 | 
| 134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0 | 
| 135 | 英语(师范)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107 | 
| 136 | 英语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2 | 
| 137 | 英语(师范)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0 | 
| 138 | 俄语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16 | 
| 139 | 法语(中外联合培养创新班,在国内学习期间,另需缴纳中外联合培养专业培训费18000元/生·学年;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35 | 
| 140 | 日语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0 | 
| 141 | 翻译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0 | 
| 142 | 新闻学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16 | 
| 143 | 传播学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30 | 
| 144 | 网络与新媒体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140 | 
| 145 | 网络与新媒体(中外联合培养创新班,在国内学习期间,另需缴纳中外联合培养专业培训费18000元/生·学年;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30 | 
| 146 | 历史学(师范)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116 | 
| 147 | 地理科学(师范)(不招色盲)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3 | 
| 148 | 地理科学(师范)(不招色盲)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 | 
| 149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不招色盲)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15 | 
| 150 | 会计学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3 | 
| 151 | 财务管理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3 | 
| 152 | 财务管理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0 | 
| 153 | 财务管理(中外联合培养创新班,在国内学习期间,另需缴纳中外联合培养专业培训费18000元/生·学年;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0 | 
| 154 | 人力资源管理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17 | 
| 155 | 文化产业管理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0 | 
| 156 | 文化产业管理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5 | 
| 157 | 公共事业管理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7 | 
| 158 | 行政管理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19 | 
| 159 | 物流管理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0 | 
| 160 | 电子商务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5 | 
| 161 | 电子商务(中外联合培养创新班,在国内学习期间,另需缴纳中外联合培养专业培训费18000元/生·学年;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0 | 
| 162 | 旅游管理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18 | 
| 163 | 酒店管理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19 | 
| 164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0 |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广东省立?鹎诖笱?Ψ堆г骸?996年进入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5年成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同年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行列,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校现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和佛山南海3个校区,占地面积 3025亩,校舍面积134万平方米,图书374万册。
学校物理学列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有教育技术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光学、体育人文社会学(重点培育)4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3个广东省重点学科(含6个攀峰重点学科,14个优势重点学科和3个特色重点学科,共19个一级重点学科和4个二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心理学、体育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4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其中心理学获评A+学科;化学、植物与动物学、工程学、数学和材料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 全球前 1%。学校拥有87个本科专业,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多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0多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布局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门类。
学校教师队伍结构良好、水平较高,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现有专任教师2030人,其中副高级以上115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22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1812人。现有院士(含双聘和外籍)12人,“*”1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7人,“*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5人,“万人计划”入选者5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广东省领军人才5人,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2个,珠江学者26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7名,并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3名。
学校自建国之初就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现招生范围覆盖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4835人,硕士研究生8212人,博士研究生909人,博士后在站131人,留学生1181人,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有国家级绿色光电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激光生命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理论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光信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发平台示范基地、教育部部省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有7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工程实验室、29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国际合作基地、6个广东省高校科研型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等。学校还拥有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9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7个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此外,广东省网络图书馆、广东高校建筑规划设计院等机构均设在学校。
学校积极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已与国(境)外16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引进智力与优质教育资源、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合作办学、举办国际会议、出版学术成果、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其中,与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荷兰特文特大学与瑞典隆德大学等联合组建的“光信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标志着学校国际化科技进程迈进了新的阶段。学校与加拿大卑诗省高贵林市、法国留尼旺大学、拉脱维亚共和国拉脱维亚大学共建了三所孔子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