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折教育 专业库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院系设置及特色专业

发布时间: 2023-02-26 14:25:50

5、2021年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在重庆历史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28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48013;

6、2021年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在湖南物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20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48244;

7、2021年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在陕西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00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47438;

8、2021年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在江西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91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5167;

9、2021年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在安徽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63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89615;

10、2021年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在山西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29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

招生省份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安徽 502分 63986 2021 文科 专科批
海南 489分 32753 2021 综合 专科批
云南 482分 51662 2021 文科 专科批
贵州 471分 48067 2021 文科 专科批
海南 465分 37822 2021 综合 专科批
四川 464分 75813 2021 文科 专科批
海南 456分 39611 2021 综合 专科批
湖南 453分 60792 2021 历史 专科批
湖北 451分 61884 2021 历史 专科批
辽宁 450分 32713 2021 历史 专科批
山东 446分 271374 2021 综合 普通类二段
河北 443分 75582 2021 历史 专科批
福建 442分 38049 2021 历史 专科批
广东 434分 108013 2021 历史 专科批
重庆 428分 48013 2021 历史 专科批
广东 426分 227939 2021 物理 专科批
湖南 420分 148244 2021 物理 专科批
江西 416分 16242 2021 文科 专科批
云南 416分 105667 2021 理科 专科批
甘肃 410分 33491 2021 文科 高职(专科)批R段
重庆 410分 86708 2021 物理 专科批
河北 408分 166215 2021 物理 专科批
陕西 400分 47438 2021 文科 专科批
广西 398分 58222 2021 文科 专科批
江西 391分 25167 2021 理科 专科批
福建 384分 101875 2021 物理 专科批
四川 377分 212696 2021 理科 专科批
山西 375分 - 2021 文科 专科批
湖北 371分 121783 2021 物理 专科批
辽宁 366分 88357 2021 物理 专科批
安徽 363分 189615 2021 理科 专科批
贵州 362分 132934 2021 理科 专科批
新疆 340分 - 2021 文科 专科批
广西 337分 142395 2021 理科 专科批
陕西 335分 126601 2021 理科 专科批
山西 329分 - 2021 理科 专科批
四川 329分 232916 2021 理科 专科批
重庆 315分 96631 2021 物理 专科批
甘肃 305分 95826 2021 理科 高职(专科)批R段
新疆 292分 - 2021 理科 专科批
天津 235分 - 2021 综合 专科批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有哪些好专业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项目认定骨干专业:移动应用开发、移动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通信系统运行管理、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院校介绍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是由重庆市政府举办、重庆市教委主管、市教委与市经信委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始建于1965年,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占地1371亩,固定资产10.64亿元,校舍62.4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62亿元,全日制在校生25449人,馆藏图书166万册。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文化兴校、特色立校”的发展理念,秉承“厚德强能、求实创新”的校训,传承“龙翔马越、博润致远”的人文精神,形成“智联六合、信安九州”的办学特色,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首批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单位”“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首批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培育基地”;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管局、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国家级能效领跑者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单位和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

学校在近三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学校获教育部2015年“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7年“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学校连续四年蝉联“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连续两年获“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

战略区位显要。党中央对重庆实施“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要求发挥好支撑、带动、示范“三个作用”。作为直辖市的重庆,是国家物流枢纽、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正在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正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学校位于重庆大学城,地处西部(重庆)科学城“智核区”,紧邻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重庆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西部现代物流园,产教融合、科教并进的背景极为深厚,学校战略区位独特显要。

专业特色鲜明。学校以专业特色统领办学特色,紧密对接重庆市“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云联数算用”要素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关停并转,重构“物联网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建筑智能化”等突出电子信息和智能化特色的12个专业群,打造专业群“高峰”“高原”“高岗”,形成对接智能全产业链的专业群品牌。以群建院,建有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电子与物联网学院、通信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财经管理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建筑与材料学院、智慧健康学院8个(专业)实体性学院以及通识教育与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与国防教学部3个(育人)功能性学院。学校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主编国家规划教材65部,建成国家级重点(骨干)专业18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资源共享)课程11门、国家级实训基地13个。

杰出人才辈出。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培引并举”打造高水平团队和领军人才。学校现有教职工133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8人、正高级职称124人(二级教授3人),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千人计划”、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各1人,自主培养2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8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等省部级杰出人才100余人。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近五年,教师技能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5项(一等奖2项),其中,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竞赛教学设计赛项一等奖(第1名)1项,获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三等奖2项。

育人成效明显。学校凝炼出“十用十不用”等核心育人理念方法,全面推进“大思政”三全育人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立德树人水平和育人质量。同时,率先提出了“技术技能教育的英才育人”理念,创新实施了“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工匠工坊支持计划”“星光大道奖励计划”,为“重电学子”开出个性化成长清单,着力培育卓越大国工匠。培养了诸如“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杨成兴、长安集团“全国技术能手”田钭、华为HCIE-cloud(云计算领域)重庆市高校在校生认证第一人潘治宇等一大批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学生男子足球队连续十一年蝉联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重庆赛区冠军,并于2016年问鼎全国总冠军。学校啦啦操队代表中国勇夺2019年国际技巧与舞蹈啦啦操锦标赛银牌。近五年,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278项(一等奖59项),其中,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金牌、银牌各1枚,获全国“挑战杯”大赛金奖1项、银奖3项。

研发服务强劲。学校建有“沈昌祥网络空间安全院士专家工作站”“硅光子千人专家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中心”“重庆海智工作站”和科技部“重电e家”国家级众创空间,建成“城市建筑智慧运维管理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重庆精密加工及在线检测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推广中心”等7个市级研发平台/团队以及“机器人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成“许磊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4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聚集人才、技术、政策等要素资源,繁育“环重电”创新生态圈。《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近五年,教师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省部级社科奖2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发改委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项、教育部社科项目6项/科技项目1项、重庆市科技局重大/重点项目10项,在2020年高职发展智库年报中,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数位列全国第2;授权国家专利1665项,其中发明专利128项,在2020年高职发展智库年报中,授权发明专利数位列全国第8;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国内一级学报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2篇;学校技术服务年经费持续增长,突破3000万元。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QQ:3385433179举报邮箱: help@hengzhe.com
Copyright @ 2016 - 2024 恒折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21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