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东协和学院开设专业有哪些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根据山东协和学院最新招生计划数据查询,山东协和学院开设专业有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具体完整专业名单见下表。
院系设置 | 所有专业 |
---|---|
机电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控技术 |
建筑工程学院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土木工程,市政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工程监理 |
计算机学院 | 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
经济管理学院 | 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会计学 |
人文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广告设计与制作 |
护理学院 | 护理学,老年服务与管理,助产,护理 |
汽车学院 | 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服务工程 |
医学院 | 康复治疗学,医学影像技术,中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口腔医学技术,临床医学,康复治疗技术 |
国际学院 | 商务英语,英语,旅游英语 |
基础部(思政部) |
1、2021年山东协和学院在辽宁历史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9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1101;
2、2021年山东协和学院在福建物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9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63808;
3、2021年山东协和学院在福建物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34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84781;
4、2021年山东协和学院在河北物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204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15617;
5、2021年山东协和学院在内蒙古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201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70761;
年份 | 院校(招生方向)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28 | 44377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27 | 43003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云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10 | 35660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505 | 29148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503 | 29599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辽宁 | 历史 | 本科批 | 499 | 21101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广东 | 物理 | 本科批 | 497 | 138717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重庆 | 历史 | 本科批 | 491 | 27903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四川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88 | 55785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广东 | 历史 | 本科批 | 485 | 62149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B段 | 485 | 36706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广东 | 历史 | 本科批 | 484 | 63454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贵州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84 | 39907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B段 | 484 | 36895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江苏 | 历史 | 本科批 | 480 | 53160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80 | 173219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福建 | 物理 | 本科批 | 479 | 63808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重庆 | 物理 | 本科批 | 474 | 69332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73 | 89423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广东 | 物理 | 本科批 | 472 | 171862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福建 | 历史 | 本科批 | 470 | 28479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广东 | 物理 | 本科批 | 469 | 176429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广东 | 物理 | 本科批 | 468 | 177881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河北 | 历史 | 本科批 | 466 | 59122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462 | 237666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457 | 248218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宁夏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51 | 8065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甘肃 | 文科 | 本科二批K段 | 449 | 21624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河北 | 物理 | 本科批 | 446 | 137128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44 | 86824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陕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43 | 31751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河北 | 物理 | 本科批 | 439 | 143057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37 | 170101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35 | 139491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江苏 | 物理 | 本科批 | 435 | 142114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福建 | 物理 | 本科批 | 434 | 84781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福建 | 物理 | 本科批 | 434 | 84781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C段 | 426 | -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15 | 276009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14 | 50432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重庆 | 历史 | 专科批 | 409 | 53555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内蒙古 | 文科 | 本科二批 | 398 | 18905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396 | 18394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辽宁 | 物理 | 本科批 | 391 | 82501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陕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89 | 95580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青海 | 文科 | 本科二段 | 383 | 6013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C段 | 383 | -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82 | 113194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宁夏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66 | 21064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360 | 74789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新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360 | -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57 | 127820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安徽 | 文科 | 专科批 | 354 | 150081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云南 | 文科 | 专科批 | 346 | 117222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343 | 62464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内蒙古 | 文科 | 专科批 | 329 | 26608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青海 | 理科 | 本科二段 | 319 | 18571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新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19 | -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辽宁 | 历史 | 专科批 | 316 | 57218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13 | 55560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黑龙江 | 文科 | 专科批 | 306 | 36393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云南 | 理科 | 专科批 | 293 | 157468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河北 | 历史 | 专科批 | 266 | 189384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福建 | 物理 | 专科批 | 239 | 117163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贵州 | 文科 | 专科批 | 237 | 125048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新疆 | 理科 | 专科批 | 233 | -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天津 | 综合 | 专科批 | 227 | -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山西 | 文科 | 专科批 | 219 | -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贵州 | 理科 | 专科批 | 206 | 208489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黑龙江 | 理科 | 专科批 | 206 | 98237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安徽 | 理科 | 专科批 | 204 | 225284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河北 | 物理 | 专科批 | 204 | 215617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内蒙古 | 理科 | 专科批 | 201 | 70761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山西 | 理科 | 专科批 | 188 | -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广西 | 理科 | 专科批 | 187 | 207229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广西 | 文科 | 专科批 | 184 | 132169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青海 | 理科 | 专科批 | 182 | 30196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重庆 | 物理 | 专科批 | 180 | 98954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新疆 | 文科 | 专科批 | 178 | -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青海 | 文科 | 专科批 | 171 | 17022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甘肃 | 理科 | 高职(专科)批R段 | 160 | 112216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甘肃 | 文科 | 高职(专科)批R段 | 160 | 82164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160 | 544105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辽宁 | 物理 | 专科批 | 150 | 102737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四川 | 理科 | 专科批 | 150 | 258428 |
2021 | 山东协和学院 | 四川 | 文科 | 专科批 | 150 | 199866 |
根据2020年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整理,山东协和学院在云南省的2020年最低录取分如下:理科最低录取分为449分,最低录取位次为85944名;理科最低录取分为306分,最低录取位次为152123名;文科最低录取分为485分,最低录取位次为40761名;文科最低录取分为389分,最低录取位次为101558名。
山东协和学院创建于1993年,2003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纳入国家普通高职统招计划,200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普通高职院校,201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14年被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山东省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接受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40个观测点满票通过,教育部评估中心网站以“合格评估助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日益彰显”为题进行了推广。2020年在省属本科高校分类考核中,位居同类院校之首。2021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和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
学校坐落于山东省省会济南,现有郭店、遥墙2个校区,占地面积119.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8.14万平方米;单价800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45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46万余册,电子图书221万册,纸质期刊4387种,电子期刊146980种。校内建有10个实验实训中心,内设304个实验室、197个学科专业功能实验室。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校外建有168个实习实训基地,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山东省企业实训基地1个,职业技能鉴定站4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54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337 项。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6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116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545人。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教学管理先进个人2人,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济南市高层次人才274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级教学管理先进集体1个,山东省“青创人才引育计划”立项建设团队1个。
学校下设7个教学院(部),开设普通本科专业 40个,形成了以医学为特色,医学、文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格局。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支持计划专业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7 门。
学校建有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3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优质协同创新中心1个。共承担科研项目1249项,其中国家科研课题1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68项、厅局级科研项目821项;国家级教改项目14项、省级教改项目39项;获得科研成果奖879项;获得国家专利347件、软件著作权572件。2015年,牵头成立环渤海高校教学咨询委员会、科研与学科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连续承办三届环渤海高等教育论坛,促进了环渤海地区高校的交流与发展。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理念。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被中国教育协会和中国教育发展促进会评为“全国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是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山东省众创空间、济南市泉城众创空间支持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