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东营科技职业学院专业设置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序号 | 专业名称 |
1 | 园林技术 |
2 | 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 |
3 | 建筑工程技术 |
4 | 工程造价 |
5 | 数控技术 |
6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7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8 | 智能控制技术 |
9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10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11 | 工业互联网应用 |
12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
13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14 | 药品生物技术 |
15 | 应用化工技术 |
16 | 石油化工技术 |
17 | 分析检验技术 |
18 | 食品营养与健康 |
19 |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 |
20 | 民航运输服务 |
21 | 空中乘务 |
22 | 民航安全技术管理 |
23 | 汽车智能技术 |
24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25 | 大数据技术 |
26 | 云计算技术应用 |
27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28 |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 |
29 | 智能互联网络技术 |
30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
31 |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
32 | 大数据与会计 |
33 | 统计与会计核算 |
34 | 工商企业管理 |
35 | 市场营销 |
36 | 电子商务 |
37 | 现代物流管理 |
38 | 旅游管理 |
39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
40 | 艺术设计 |
41 | 学前教育 |
根据东营科技职业学院最新招生计划数据查询,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开设专业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轮机工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电子技术、港口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航海技术等,具体完整专业名单见下表。
院系设置 | 所有专业 |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轮机工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电子技术,港口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航海技术 |
工商管理学院 | 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 |
汽车工程学院 |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电子技术 |
能源工程学院 | 工业分析,石油化工,应用化工 |
会计学院 | 财务管理,会计 |
信息工程与建筑学院 | 计算机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 |
航空与旅游学院 | 民航运输,旅游管理,空中乘务,民航管理 |
山东省第三批高等职业院校品牌专业群建设项目:现代化工技术专业群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创建于1985年,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首届高职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山东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培育工匠精神优秀院校”、“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是“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基地”、“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山东省教育厅留学中心留学生源基地”。
学校坐落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东营是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九曲黄河在这里东流入海,“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大国家战略在这里交汇实施。广饶是春秋末期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兵圣孙武的故乡,是传统戏曲——吕剧的发祥地,是全国百强县。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校园总占地1200余亩,总资产16.9亿元。设置机电工程学院、能源工程学院、会计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石油化工技术、空中乘务、学前教育、工业机器人技术、云计算技术等32个专业。
学校秉承“修德树人 知行合一”的校训,狠抓内涵建设,办学质量不断提升。现有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品牌专业群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教育部“1+X”证书试点20项,国家专利局授权专利52项。主持省级项目7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编写教材、出版专著61部。学生在国家及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赛事中获奖320余项,教师在教学能力大赛等赛事中获奖48项。其中,2019年获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2020年获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其他类国家级省级大赛奖项70余项;2020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我校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根据就业质量显示,2019届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4453.74元,在山东省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月薪排行榜上位居全省第二。毕业生专升本升学率逐年提升,2020年共有151名学生通过专升本考试,专升本通过率达到83%。
学校坚持“开放 合作 创新”的办学思路,积极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先后与北京华航航空服务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南京五十五所、天津滨海迅腾科技集团、江苏瀚海教育控股集团、中德诺浩(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兴教育管理有限公司、山东中启创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汇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开展合作,已共建计算机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12个专业以及人工智能学院、海信学院、中兴ICT学院等9个产业学院。其中,与国基北盛(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山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技术中心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联合培养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与华泰集团合作共建华泰产业学院,借助华泰集团博士后流动站平台,共同致力于破解企业技术难题,校企深度融合培养人才。积极推进“政、行、企、校”联动,邀请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商会协会、科研院所等,于2019年6月组建理事会,多方汇聚办学资源;于2020年5月牵头成立广饶县产教融合促进会,会员单位涉及石油化工、橡胶轮胎、汽车配件等区域优势产业领军企业54家,彼此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与华泰集团、华星集团、正和集团、齐润集团、胜星集团、凯泽集团、恒丰集团等60余家大型企业集团深入合作,校企共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前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0余处。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UCSI)、泰国格乐大学等开展长学制等合作。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 厚德尚能 服务经济 引领社会”的办学宗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依托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化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等资质,以及广饶县产教融合促进会、广饶会计学会、继续教育学院、网格学院、创业学院、校办公司等平台,年开展各类非学历教育、网格员培训、创业培训、技能鉴定等各类服务6000余人次,2020年技术服务、培训及专利转化到款额超500万元。积极参与地方双招双引和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签约引进高端双语附属幼儿园、学术中心实训基地等多个优质合作项目。依托学校打造的广饶县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创业示范中心,是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及创新创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教融合创新平台,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目前已入驻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五十五研究所、青岛科技大学广饶橡胶工业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广饶化工研究院等6家科研院所,引进千人计划专家、北京大学孙俊良教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青岛科技大学林广义教授,武汉理工大学谢智中教授、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鄢烈祥教授等一批领军人才,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引擎。
奋斗新时代,扬帆新征程!秉承“坚韧 奋进 竞先”的精神,学校将抓牢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重大机遇,围绕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内涵质量建设,推进开放合作办学,努力建设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活力四射的职业技术大学,努力打造成为区域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基地、招才引智示范基地和对外合作交流平台,自觉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