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这些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招生专业目录表相关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招生专业 | 专业名称 |
金融学类(本) | 经济与金融 |
政治学类(本) | 政治学与行政学(非师范类) |
民族学类(本) | 民族学(非师范类)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
教育学类(本) | 小学教育 |
学前教育 | |
体育学类(本)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非师范类) |
体育教育(师范类) | |
运动康复(非师范类) | |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 汉语言文学(文秘方向) |
汉语国际教育 | |
汉语言文学 | |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 英语 |
翻译 | |
朝鲜语(韩语) | |
新闻传播学类(本) | 广播电视学 |
网络与新媒体 | |
历史学类(本) | 历史学(师范类) |
数学类(本)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学类(本) | 物理学(师范类) |
化学类(本) | 应用化学(师范类) |
应用化学(非师范类) | |
地理科学类(本)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生物科学类(本) | 生物科学(师范类) |
心理学类(本) | 应用心理学 |
统计学类(本) | 统计学 |
机械类(本) | 汽车服务工程 |
电子信息类(本)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 |
计算机类(本) | 物联网工程(非师范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范类) | |
网络工程(非师范类)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非师范类) | |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本) | 安全工程 |
植物生产类(本) | 应用生物科学(非师范类) |
工商管理类(本) | 财务管理 |
旅游管理类(本) |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
音乐与舞蹈学类(本) | 音乐学 |
舞蹈学 | |
美术学类(本) | 美术学 |
设计学类(本) | 视觉传达设计 |
1、2021年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在海南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8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3850;
2、2021年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在贵州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0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5928;
3、2021年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在广西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2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2956;
4、2021年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在广西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13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87919;
5、2021年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在陕西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06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84407;
年份 | 院校(招生方向)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云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41 | 20522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540 | 21148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39 | 36341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528 | 23850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重庆 | 历史 | 本科批 | 522 | 18356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20 | 48420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江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20 | 32881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四川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16 | 33441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重庆 | 物理 | 本科批 | 512 | 53942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贵州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11 | 25283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贵州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10 | 25928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湖南 | 历史 | 本科批 | 506 | 30317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湖南 | 物理 | 本科批 | 483 | 97931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483 | 189414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82 | 22956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74 | 132651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70 | 91245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B段 | 469 | 23774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69 | 69579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陕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65 | 23953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64 | 198637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46 | 129904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B段 | 415 | 90059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13 | 87919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陕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06 | 84407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05 | 89737 |
202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03 | 9211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肇基于1813年重建的笔山书院,历经高等小学堂、兴义县立中学、贵州省兴义中学等历史时期。建国后,于1952年改为贵州省兴义师范学校,开始了现代师范教育的历史。1975年名为兴义地区“五·七”师范大学,1978年改称兴义师范专科学校,1982年改名黔西南民族师专,1993年又更名为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开始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培养本科学生。2005年,兴义师范学校、安龙民族师范学校并入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扩大了办学规模。2009年3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系“省州共建、以州为主”的一所地方性全日制本科院校。2016年12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经贵州省学位委员会批准,新增为“十三五”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列为贵州省第二批应用型发展转型试点高校,2019年,与宁波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并招生。两百年来,学校持续办学、未断文绪,而今,更是秉承“勤学、尚美、求实、创新”的校训,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近4万人,为黔西南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地理位置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南邻广西,西接云南,地处珠江上游和南昆铁路中段,属“左右江革命老区”。学校位于黔西南州州府所在地兴义市。
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1211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4.0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5.0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1.42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0.74万平方米,学生宿舍7.89万平方米;图书馆2.7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72万册,电子图书80.1万册,数字资源11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77.65万元。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14个二级学院,41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和农学九大学科门类,学校获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现有8个省级一流大学建设项目,10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和专业、1个省级一流培育教学团队、3个省级一流课程(群)、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5个省级挂名学科;有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中国民族师范教育研究中心、国际山地旅游发展研究院等19个校内科研机构(中心)。
教职工队伍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721人,其中正高职称69人,副高职称248 人,引进和培养博士111 人、硕士392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专家和享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各1人,贵州省“千”层次人才4人、贵州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
人才培养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1445人,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013年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有31个本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本专科毕业去向落实率达82.65%,其中本科毕业去向落实率达81.82%。
科研成果 升本以来,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1项;获省部级项目99项、地厅级科研项目500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2奖、三等奖6项,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黔西南州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教师共发表论文近4000篇,其中核心及以上期刊共552篇,SCI、EI、ISSHP等收录论文59篇;出版教材和著作148部;建有贵州省黔西南特色产业扶贫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1个、山地旅游教育与推广省级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厅级重点实验室4个。
合作交流 学校先后与首都师范大学、宁波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20余所高校和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师生交流、科研合作、资源共享和校园文化等方面展开了合作与交流,先后组团赴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及澳门、台湾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教育交流活动,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内涵,积极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与贞丰县、晴隆县人民政府等5个地方政府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国移动黔西南州分公司等5家企业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旅游、基地建设等方面展开了交流与合作。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出国(境)学习交流,通过贵州省“千人海外留学计划”等平台,向美国、英国、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及台湾等国(境)外高水平大学派出师生300余人,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成功举办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动和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系列活动 ——“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论坛”“国际山地旅游与户外体育学术研讨会”“国际山地旅游与户外运动发展论坛”“中国-东盟多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研讨会”及“‘疫情时代下的云上教育’学术研讨会举办新时代笔山论坛”,承办“精准扶贫:理论、政策与黔西南州乡村的实践”学术研讨会、纪念张之洞诞辰180周年学术研讨会,对外合作交流层次进一步提升,办学影响力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