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设备
本专业拥有先进的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每年都有新增的实验设备:在用于并行数据处理、科学计算的小型机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图像处理设备、多媒体处理设备、服务器、工作站及软件等,并建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实践基地。同时与宁波海视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图形图像重点实验室、IBM智慧研发中心、杭州亚东智能系统公司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得到了相应的技术支持,很多设备与基础设施可以利用,并提供有效的实验环境。
大学名称 | 大学分类 | 招生省份 | 招生年份 | 考生类别 | 批次名称 | 最低分数线 | 最低位次 | 选科要求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江西 | 2021 | 文科 | 本二 | 559 | 13593 | |
宁波工程学院(中外合作) | 理工 | 江西 | 2021 | 文科 | 本二 | 558 | 13921 |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安徽 | 2021 | 文科 | 本二 | 556 | 24229 | |
宁波工程学院(中外合作) | 理工 | 安徽 | 2021 | 文科 | 本二 | 556 | 24086 |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浙江 | 2021 | 综合 | 2段 | 553 | 95029 | 不限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浙江 | 2021 | 综合 | 1段 | 537 | 113965 | 不限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河北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36 | 18362 | 不限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云南 | 2021 | 文科 | 本二 | 532 | 24502 |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四川 | 2021 | 文科 | 本二 | 531 | 23672 |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广东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26 | 98897 | 物理+不限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福建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24 | 12416 |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重庆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23 | 18061 | 不限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广东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22 | 103404 | 物理+不限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福建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22 | 42165 |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17 | 58641 | 物理+不限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14 | 60211 | 物理+不限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辽宁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13 | 38723 | 不限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贵州 | 2021 | 文科 | 本二 | 513 | 24749 | |
宁波工程学院(B) | 理工 | 山西 | 2021 | 文科 | 本二B | 512 | 12239 |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河南 | 2021 | 理科 | 本二 | 512 | 125339 |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11 | 71558 | 物理+不限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江西 | 2021 | 理科 | 本二 | 510 | 55703 |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09 | 73399 | 物理+不限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山东 | 2021 | 综合 | 1段 | 508 | 133427 | 不限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广西 | 2021 | 文科 | 本二 | 507 | 15535 |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07 | 63957 | 物理+化学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河南 | 2021 | 文科 | 本二 | 507 | 59025 |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重庆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06 | 56571 | 不限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05 | 77099 | 物理+化学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02 | 66604 | 物理+不限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山东 | 2021 | 综合 | 1段 | 500 | 149709 | 不限 |
宁波工程学院(较高收费) | 理工 | 河南 | 2021 | 理科 | 本二 | 496 | 148869 |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江苏 | 2021 | 物理 | 本科 | 495 | 91623 | 物理+不限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江苏 | 2021 | 物理 | 本科 | 493 | 93632 | 物理+不限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四川 | 2021 | 理科 | 本二 | 492 | 113234 |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福建 | 2021 | 物理 | 本科 | 491 | 57748 | 物理+选考化学 |
宁波工程学院(中外合作) | 理工 | 安徽 | 2021 | 理科 | 本二 | 488 | 89247 |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河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486 | 100581 | 不限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安徽 | 2021 | 理科 | 本二 | 486 | 91337 |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山西 | 2021 | 理科 | 本二A | 483 | 46602 |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江苏 | 2021 | 物理 | 本科 | 482 | 104651 | 物理+化学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云南 | 2021 | 理科 | 本二 | 481 | 61735 | |
宁波工程学院(B) | 理工 | 山西 | 2021 | 理科 | 本二B | 434 | 78018 |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新疆 | 2021 | 文科 | 本二 | 432 | 5897 |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甘肃 | 2021 | 文科 | 本二 | 432 | 26821 |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陕西 | 2021 | 理科 | 本二 | 426 | 70556 |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贵州 | 2021 | 理科 | 本二 | 422 | 74373 |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青海 | 2021 | 文科 | 本一 | 420 | 3766 |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甘肃 | 2021 | 理科 | 本二 | 416 | 46584 |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广西 | 2021 | 理科 | 本二 | 383 | 108484 |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内蒙古 | 2021 | 理科 | 本二A | 365 | 43117 | |
宁波工程学院 | 理工 | 青海 | 2021 | 理科 | 本一 | 357 | 13301 | |
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国家级+省级)
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土木工程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序号 | 类型 | 专业名称 |
1 | 省一流专业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2 | 省一流专业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3 | 省一流专业 | 交通工程 |
4 | 省一流专业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 | 省一流专业 | 电子信息工程 |
6 | 省一流专业 | 汽车服务工程 |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土木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
其他重点专业:
序号 | 类型 | 专业名称 |
1 | 省“十三五”优势专业 | 土木工程 |
2 | 省“十三五”特色专业 | 汽车服务工程 |
3 | 省“十三五”特色专业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 | 省“十三五”特色专业 | 交通工程 |
5 | 省十二五优势专业 | 土木工程 |
6 | 省十二五优势专业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7 | 省十二五省新兴特色专业 | 电子信息工程 |
8 | 省十二五省新兴特色专业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9 | 省十二五省新兴特色专业 | 油气储运工程 |
10 | 省十二五省新兴特色专业 | 汽车服务工程 |
11 | 省十二五省新兴特色专业 | 交通运输 |
12 | 省重点专业 | 土木工程 |
13 | 省重点专业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14 | 省重点专业 | 物流管理 |
15 | 省重点专业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根据2020年河南省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整理,宁波工程学院在河南省的2020年最低录取分如下:理科最低录取分为537分,最低录取位次为120651名;理科最低录取分为546分,最低录取位次为108151名;文科最低录取分为558分,最低录取位次为21036名。
宁波工程学院是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创建于1983年。占地面积1800亩,分为风华校区、翠柏校区和杭州湾校区。现有13个二级教学单位,45个本科专业24个一级学科;教职工1117人,专任教师875人,正高职称102人,副高职称264人,博士学位343人;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3800余人。
学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与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之路,坚持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2010年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高校,2014年成为首届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理事会主席单位,2015年成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高校,2016年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高校,当选全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2020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位列第297名,全国非硕士点本科高校中位列第3名。
学校重视学科建设,坚持工科为主,文、理、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学科专业与地方行业产业紧密结合,重点建设了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紧密对接绿色石化、汽车制造等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同时,学校瞄准国际工程师培养标准,通过专业认证促进人才培养国际实质等效,11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培育了省一流学科6个、市重点学科7个,遴选出4个重点培育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点培育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果。学校省级科研平台从无到有,获批省级平台5个。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卓有成效,土木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入选省级优势特色专业,认定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项、省级一流课程19门,学校被认定为“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
学校探索实施“科教产教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应用研究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5.46%,2020年考研录取率达13.46%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学科竞赛成绩逐年提升,在国际和全国性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在2016-2020年度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位列第187位,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排名第四名,位列浙江省第一名。“海蓝宝”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称号和省创业园示范基地。与行业(企业)共建共研共培,三十七年来培养学生近六万名,其中近60%留在宁波为地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