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折教育 大学专业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招生专业目录表

发布时间: 2025-11-18 18:15:50

下文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贵阳人文科技学院招生专业目录表内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招生专业目录表

招生专业 专业名称
法学类(本) 法学
教育学类(本) 学前教育
体育学类(本) 体育教育
休闲体育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英语
新闻传播学类(本) 新闻学
网络与新媒体
电子信息类(本) 人工智能
计算机类(本)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物联网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土木类(本) 土木工程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建筑类(本) 城乡规划
建筑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程造价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工程管理
工商管理类(本) 人力资源管理
市场营销
文化产业管理
财务管理
公共管理类(本)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类(本) 电子商务
旅游管理类(本) 旅游管理
音乐与舞蹈学类(本) 音乐学
戏剧与影视学类(本) 广播电视编导
美术学类(本) 美术学
设计学类(本)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所有开设专业名单一览表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开设专业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大类 专业类型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类 本科
2 人力资源管理 工商管理类 本科
3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类 本科
4 汉语言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本科
5 英语 外国语言文学类 本科
6 行政管理 公共管理类 本科
7 新闻学 新闻传播学类 本科
8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类 本科
9 法学 法学类 本科
1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本科
11 汉语国际教育 中国语言文学类 本科
12 学前教育 教育学类 本科
13 网络与新媒体 新闻传播学类 本科
14 土木工程 土木类 本科
15 工程造价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本科
16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本科
17 城乡规划 建筑类 本科
18 建筑学 建筑类 本科
19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土木类 本科
20 物联网工程 计算机类 本科
21 文化产业管理 工商管理类 本科
22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类 本科
23 音乐学 音乐与舞蹈学类 本科
24 美术学 美术学类 本科
25 体育教育 体育学类 本科
26 环境设计 设计学类 本科
27 视觉传达设计 设计学类 本科
28 广播电视编导 戏剧与影视学类 本科
29 休闲体育 体育学类 本科
3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计算机类 本科
31 财务管理 工商管理类 本科
3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本科
33 工程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本科
34 人工智能 电子信息类 本科

2019届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就业率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本科就业率为94.3%。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就业率及就业前景怎么样(含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21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在广东招生计划

2021年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在广东招生计划如下:工程管理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具体完整招生专业见下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招生省份 专业名称 科目 招生人数
1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 广东 工程管理 综合(不限) 2
2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 广东 网络与新媒体 综合(不限) 2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院校介绍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由贵州民族大学申办,贵州鹏程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确认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花溪校区坐落于山清水秀,被誉为“高原明珠”的贵州风景名胜区贵阳市花溪区,大学城校区坐落在产城融合创新、生态文明示范的贵安新区,总占地面积600余亩,建筑面积34万余平方米。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76万余册,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生活设施配套齐全。

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通过近20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文、工为主,法、理、管、教、艺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下设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学院、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8个教学单位,开设有36个本科专业,在校生达1.7万余人,共向社会输送毕业生2万余人,为国家特别是贵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现有专兼任教师978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占45.8%,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76.8%,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黔灵学者”、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等教学名师30余人,有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2个。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按照“突出应用、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的思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3+1”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学校推动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先后与慧科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君子谦行科技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兼具人文和科学精神、本领过硬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以“激发创意、鼓励创新、发展创客、扶持创业”为使命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并取得了优异的成果。2019年“银凤钗头”项目获得了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实现贵州省在该项赛事上金奖零的突破。此外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共获得国赛2铜、省赛1金2银的较好成绩。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通过学科建设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努力推进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现设有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创新重点研究基地(高等院校)”,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基地,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与社会思想史学会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研究基地,中国民俗学会基地,贵州省教育系统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等。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北京语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西南大学等著名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选派100余名学生到校外交流学习。先后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泰国兰塔纳功欣皇家理工大学、泰国西那瓦大学、法国上阿尔萨斯大学、勒阿弗尔大学、英国格林多大学等高校进行交流合作,通过“千人留学计划”项目,每年选派20余名优秀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国创建新型智库先进社会组织”“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贵州省第五批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贵州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QQ:3385433179举报邮箱: help@hengzhe.com
Copyright @ 2016 - 2025 恒折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21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