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本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闽南师范大学专业设置情况内容,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闽南师范大学2022年福建省本科招生计划(以考试院公布为准)
| 批次 | 专业 | 科类 | 计划 | 专业备注 | 所在学院 | 再选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历史类 | 66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 |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地理科学(师范) | 历史类 | 15 | 大一在圆山校区就读,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部就读 | 历史地理学院 | 化学或地理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历史类 | 94 | 文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汉语国际教育(师范) | 历史类 | 19 | 文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英语(师范) | 历史类 | 36 | 英语语种,须英语口试合格 | 外国语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历史学(师范) | 历史类 | 61 | 大一在圆山校区就读,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部就读 | 历史地理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小学教育(师范) | 历史类 | 7 | 教育科学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学前教育(师范) | 历史类 | 6 | 教育科学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化学(师范) | 物理类 | 40 |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 化学 |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地理科学(师范) | 物理类 | 28 | 大一在圆山校区就读,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部就读 | 历史地理学院 | 化学或地理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生物科学(师范) | 物理类 | 61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化学或生物 |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物理类 | 60 | 文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英语(师范) | 物理类 | 42 | 英语语种,须英语口试合格 | 外国语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物理类 | 129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物理学(师范) | 物理类 | 40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科学教育(师范) | 物理类 | 45 |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教育技术学(师范) | 物理类 | 15 | 教育科学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小学教育(师范) | 物理类 | 9 | 教育科学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心理学(师范) | 物理类 | 20 | 教育科学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批次 | 专业 | 科类 | 计划 | 专业备注 | 所在学院 | 再选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小学教育(公费师范) | 历史类 | 5 | 公费师范男生,面向福州 | 教育科学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小学教育(公费师范) | 历史类 | 5 | 公费师范男生,面向龙岩 | 教育科学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小学教育(公费师范) | 历史类 | 5 | 公费师范男生,面向南平 | 教育科学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小学教育(公费师范) | 历史类 | 5 | 公费师范男生,面向宁德 | 教育科学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小学教育(公费师范) | 历史类 | 5 | 公费师范男生,面向莆田 | 教育科学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小学教育(公费师范) | 历史类 | 5 | 公费师范男生,面向泉州 | 教育科学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小学教育(公费师范) | 历史类 | 5 | 公费师范男生,面向三明 | 教育科学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小学教育(公费师范) | 历史类 | 5 | 公费师范男生,面向漳州 | 教育科学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小学教育(公费师范) | 物理类 | 10 | 公费师范男生,面向福州 | 教育科学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小学教育(公费师范) | 物理类 | 5 | 公费师范男生,面向龙岩 | 教育科学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小学教育(公费师范) | 物理类 | 5 | 公费师范男生,面向南平 | 教育科学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小学教育(公费师范) | 物理类 | 5 | 公费师范男生,面向宁德 | 教育科学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小学教育(公费师范) | 物理类 | 5 | 公费师范男生,面向莆田 | 教育科学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小学教育(公费师范) | 物理类 | 15 | 公费师范男生,面向泉州 | 教育科学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小学教育(公费师范) | 物理类 | 5 | 公费师范男生,面向三明 | 教育科学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小学教育(公费师范) | 物理类 | 5 | 公费师范男生,面向厦门 | 教育科学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 小学教育(公费师范) | 物理类 | 15 | 公费师范男生,面向漳州 | 教育科学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批次 | 专业 | 科类 | 计划 | 专业备注 | 所在学院 | 再选科目要求 |
| 地方农村专项计划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历史类 | 32 | 文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地方农村专项计划 | 历史学(师范) | 历史类 | 22 | 大一在圆山校区就读,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部就读 | 历史地理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地方农村专项计划 | 化学(师范) | 物理类 | 18 |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 化学 | |
| 地方农村专项计划 | 地理科学(师范) | 物理类 | 20 | 大一在圆山校区就读,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部就读 | 历史地理学院 | 化学或地理 |
| 地方农村专项计划 | 生物科学(师范) | 物理类 | 29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化学或生物 | |
| 地方农村专项计划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物理类 | 30 | 文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地方农村专项计划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物理类 | 35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地方农村专项计划 | 物理学(师范) | 物理类 | 20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地方农村专项计划 | 科学教育(师范) | 物理类 | 20 |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批次 | 专业 | 科类 | 计划 | 专业备注 | 所在学院 | 再选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批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历史类 | 6 | 法学院 | 思想政治 | |
| 普通类本科批 | 汉语言文学 | 历史类 | 42 | 文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批 | 翻译 | 历史类 | 14 | 英语语种,须英语口试合格 | 外国语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批 | 日语 | 历史类 | 11 | 外国语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批 | 商务英语 | 历史类 | 38 | 英语语种,须英语口试合格 | 外国语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批 | 法学 | 历史类 | 57 | 法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批 | 广告学 | 历史类 | 12 | 新闻传播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批 | 数字出版 | 历史类 | 14 | 新闻传播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批 | 网络与新媒体 | 历史类 | 22 | 新闻传播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批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历史类 | 4 | 大一在圆山校区就读,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部就读 | 商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批 | 国际商务 | 历史类 | 12 | 大一在圆山校区就读,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部就读 | 商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批 | 经济学 | 历史类 | 20 | 大一在圆山校区就读,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部就读 | 商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批 | 旅游管理 | 历史类 | 6 | 大一在圆山校区就读,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部就读 | 商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批 | 人力资源管理 | 历史类 | 4 | 大一在圆山校区就读,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部就读 | 商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批 | 市场营销 | 历史类 | 6 | 大一在圆山校区就读,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部就读 | 商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批次 | 专业 | 科类 | 计划 | 专业备注 | 所在学院 | 再选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批 | 应用化学 | 物理类 | 40 |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 化学 | |
| 普通类本科批 | 风景园林 | 物理类 | 7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化学或生物 | |
| 普通类本科批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16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化学或生物 | |
| 普通类本科批 | 食品营养与健康 | 物理类 | 20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化学或生物 | |
| 普通类本科批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物理类 | 10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化学或生物 | |
| 普通类本科批 | 园艺 | 物理类 | 5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化学或生物 | |
| 普通类本科批 | 汉语言文学 | 物理类 | 23 | 文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批 | 翻译 | 物理类 | 11 | 英语语种,须英语口试合格 | 外国语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批 | 日语 | 物理类 | 9 | 外国语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批 | 商务英语 | 物理类 | 37 | 英语语种,须英语口试合格 | 外国语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批 | 法学 | 物理类 | 36 | 法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批 | 社会工作 | 物理类 | 7 | 法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批 | 数据计算及应用 | 物理类 | 30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批 | 统计学 | 物理类 | 30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批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物理类 | 42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批 | 电子信息工程 | 物理类 | 48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批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6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批 | 人工智能 | 物理类 | 52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批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21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批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14 |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批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65 | 计算机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批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70 | 一、二年学费5040/学年;三、四年学费13360元/学年 | 计算机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批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物理类 | 27 | 计算机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批 | 网络工程 | 物理类 | 12 | 计算机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批 | 园林 | 物理类 | 10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批 | 广告学 | 物理类 | 14 | 新闻传播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批 | 数字出版 | 物理类 | 9 | 新闻传播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批 | 网络与新媒体 | 物理类 | 19 | 新闻传播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普通类本科批 | 财务管理 | 物理类 | 70 | 大一在圆山校区就读,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部就读 | 商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批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物理类 | 6 | 大一在圆山校区就读,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部就读 | 商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批 | 国际商务 | 物理类 | 12 | 大一在圆山校区就读,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部就读 | 商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批 | 经济统计学 | 物理类 | 21 | 大一在圆山校区就读,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部就读 | 商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批 | 经济学 | 物理类 | 30 | 大一在圆山校区就读,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部就读 | 商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批 | 经济与金融 | 物理类 | 69 | 大一在圆山校区就读,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部就读 | 商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批 | 旅游管理 | 物理类 | 4 | 大一在圆山校区就读,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部就读 | 商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批 | 人力资源管理 | 物理类 | 6 | 大一在圆山校区就读,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部就读 | 商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批 | 市场营销 | 物理类 | 5 | 大一在圆山校区就读,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部就读 | 商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批 | 数字经济 | 物理类 | 20 | 大一在圆山校区就读,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部就读 | 商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批次 | 专业 | 科类 | 计划 | 专业备注 | 所在学院 | 再选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批 | 经济学(闽台合作) | 历史类 | 20 | “4+0”闽台合作项目;大一在圆山就读,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部就读 | 商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批 | 国际经济与贸易(闽台合作) | 历史类 | 20 | “4+0”闽台合作项目;大一在圆山就读,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部就读 | 商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批 | 经济学(闽台合作) | 物理类 | 30 | “4+0”闽台合作项目;大一在圆山校区就读,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部就读 | 商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普通类本科批 | 国际经济与贸易(闽台合作) | 物理类 | 20 | “4+0”闽台合作项目;大一在圆山校区就读,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部就读 | 商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批次 | 专业 | 科类 | 计划 | 专业备注 | 所在学院 | 再选科目要求 |
| 体育类本科批 | 体育学类(含体育教育(师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 体育(历史类) | 62 | 体育教育为师范类专业 | 体育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体育类本科批 | 体育学类(含体育教育(师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 体育(物理类) | 188 | 体育教育为师范类专业 | 体育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批次 | 专业 | 科类 | 计划 | 专业备注 | 所在学院 | 再选科目要求 |
| 艺术类本科批省考阶段 | 公共艺术 | 艺术(历史类) | 37 | 艺术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艺术类本科批省考阶段 | 公共艺术(闽台合作) | 艺术(历史类) | 30 | “4+0”闽台合作项目 | 艺术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艺术类本科批省考阶段 | 美术学(师范) | 艺术(历史类) | 77 | 师范类 | 艺术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艺术类本科批省考阶段 | 音乐学(闽台合作) | 艺术(历史类) | 30 | “4+0”闽台合作项目 | 艺术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艺术类本科批省考阶段 | 音乐学(师范) | 艺术(历史类) | 110 | 师范类 | 艺术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艺术类本科批省考阶段 | 广播电视编导 | 艺术(历史类) | 90 | 新闻传播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艺术类本科批省考阶段 | 公共艺术 | 艺术(物理类) | 12 | 艺术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 艺术类本科批省考阶段 | 美术学(师范) | 艺术(物理类) | 23 | 师范类 | 艺术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艺术类本科批省考阶段 | 音乐学(师范) | 艺术(物理类) | 20 | 师范类 | 艺术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艺术类本科批省考阶段 | 广播电视编导 | 艺术(物理类) | 17 | 新闻传播学院 | 不提科目要求 |
| 年份 | 大学名称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选科要求 |
|---|---|---|---|---|---|---|---|
| 2021 | 阜阳师范大学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61 | 21430 | |
| 2021 | 阜阳师范大学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490 | 87697 | |
| 2021 | 阜阳师范大学(定向)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 | - | |
| 2020 | 阜阳师范大学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41 | 20208 | |
| 2020 | 阜阳师范大学(定向)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18 | 80497 | |
| 2020 | 阜阳师范大学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15 | 83094 | |
| 2019 | 阜阳师范大学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50 | 19247 | |
| 2019 | 阜阳师范大学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541 | 24106 | |
| 2019 | 阜阳师范大学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496 | 77419 | |
| 2019 | 阜阳师范大学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77 | 97314 |
| 年份 | 大学名称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选科要求 |
|---|---|---|---|---|---|---|---|
| 2021 | 信阳师范学院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559 | 22799 | |
| 2021 | 信阳师范学院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51 | 125037 | |
| 2020 | 信阳师范学院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537 | 22137 | |
| 2020 | 信阳师范学院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501 | 95717 | |
| 2019 | 信阳师范学院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541 | 24098 | |
| 2019 | 信阳师范学院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78 | 95790 |
闽南师范大学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成立于1958年春。1963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倡导和关怀下,国务院批准成立福建第二师范学院,由此开启我校本科教育之扉。198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复办福建第二师范学院,并更名为漳州师范学院。199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首批师范院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7年被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08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3年4月,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2017年被确定为福建省2018~2020年博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9月,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全票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2020年成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现有北江滨、圆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2000亩。现有本科专业68个,涵盖文学、工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农学和历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研究生2万余人。现有专任教师134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65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67人,历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闽江学者3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另有省级以上优秀专家、教学名师等130余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将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拥有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4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创新教师培养模式示范项目1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批为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48项(其中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92门,省级实验教学虚拟仿真项目等1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8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91项(其中重大教改项目7项)。
学校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语言文学)、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光学工程)、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教育、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应用心理、电子信息、应用统计、翻译、资源与环境、汉语国际教育、旅游管理、风景园林、艺术),跨及11个学科门类。4个学科(群)(中国语言文学与闽南文化学科群、数学、化学与环境学科群、教育学)入选福建省高原学科,5个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心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应用经济学)入选福建省应用型学科。
学校坚持学术兴校战略,以提升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为目标,不断加强学科、人才队伍和科研建设。学校现有26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6个省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十三五”期间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的研究任务,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7项。学校积极开展服务社会工作,与29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牵头组建了区域农村教师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菌物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设立了闽南师范大学应用技术研究院,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目前已与欧美和东南亚国家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并启动2+X国际本科课程项目、国际职业教育自考本科项目、国际硕士预科项目及奥克兰大学海外学习中心项目。学校充分发挥对台地域优势,与台湾地区合作高校长期保持良好稳定的校际交流关系,积极开展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学校具备联合招收港澳台侨本科、硕博士生资格以及免试招收台湾地区学生资格。
学校秉承“博学、明理、砺志、笃行”校训,根植闽南,立足福建,面向全国,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专门人才。建校以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9万余名,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勇于拼搏,建功立业,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党和国家领导人方毅、彭冲、彭佩云以及教育部和福建省领导,曾先后为学校题词或到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对学校的发展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学校的未来前景寄予厚望。在福建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支持我校建设省级一流大学。漳州市历届党政主要领导都亲临学校现场办公,全力支持学校的发展。